新闻
“会玩”的高中班主任送来花样礼物 门口挂上端午粽子
2019-06-18 22:32

 

省实验中学最后一课上,回忆起三年美好的时光,同学们十分激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鑫 摄

  

离校前,省实验中学同学们在校服上签名留念。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潘世金 摄

齐鲁晚报讯(记者 潘世金 实习生 陈睿)“栀子花开,如此可爱,挥挥手告别欢乐和无奈……”高中生涯的“最后一课”标志着学生即将离开学校奔赴考场。山东多所高中也为毕业生精心准备了“最后一课”,送去了殷切祝福,有的是“状元笔”,有的是蝉和莲花,有的则是定制饮料。  

门口挂上端午粽子

寓意高考“高中”

6月5日,山东省实验中学的校园里弥漫着离别的味道。这天是省实验中学高三毕业生离校的日子,也是他们高中生涯的“最后一课”。

上午10点30分,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三班教室里,班主任许真真为班里的每名学生准备了一份玉蝉挂件和一朵莲花。“蝉和莲寓意着蝉联榜首。”许真真说,玉蝉取其俗名“知了”,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遇见的题目全都“知了”。莲花则预祝同学们都能“连中三元”,成为谦谦君子,能够温润如玉。

高三五班班主任柴西芬则准备了三个蛋糕,上面写着每名学生的名字,并为每个同学准备了一个水果红包,红包里装的是樱桃、荔枝、杏。樱桃寓意“赢在高考、桃李无言”,荔枝寓意“再接再厉、万事胜利”,杏寓意“飞黄腾达、三生有幸”。柴西芬说,自己还在班门口挂上了粽子,寓意“高中”、中榜。

看到祝福贺卡哭了

勾起“篮球称霸”往事

三年时光匆匆,大家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校园里同学在校服上互相签名,自拍留念,将埋藏在心里的话表达出来。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三班,每个学生的桌子上都放着一张朋友写的祝福贺卡。当看到收到的毕业赠言,不少学生悄悄拿出纸巾,擦去眼角的泪水。“我和同学一起在冬天画黑板报,两个人的手都冻僵了,这虽然是件小事,但成为我心中最难忘的回忆。”一名学生说。

高三学生夏天说,回顾高中三年,最想用“勇敢”“坚强”“精彩”三个词来概括。“我的毕业赠言是一个和我打了三年篮球的好兄弟写的,我们曾想一起打篮球‘称霸’这个学校。他在祝福中还写了一句话:‘直到如今,你仍然是我生命中的光。’”

“高考之前我们经历了很多个‘最后一次’,比如最后一节物理课、最后一个早晚自习、最后一次跑操……毕业典礼上的献花环节,我和献花的学生都哭了。”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九班班主任沈明说,相信这些“最后一次”都会成为学生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跟学生在一起

感觉永远18岁

目送着一届又一届学生走进考场,毕业班的老师们也感慨万千。省实验中学化学教师艾金勇从教三十三年,谈起自己带过的第一届毕业班仍然印象深刻,“送第一届高三毕业班是在2002年,班上有50多个孩子,最后上一本线的有四十多人。那时我是班主任,对学生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省实验中学高三物理老师孟庆鹏在去年的最后一课上,曾晒出了自己当年的高考准考证,引起了一片轰动。今年,他又为每名毕业生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支“状元红”中性笔。

“这可不是普通的状元红笔,我带着这些笔登上了千佛山文昌阁,希望能给你们每个人讨个好彩头,期待你们在高考中一举夺魁,全部都过一本线。”孟庆鹏说。

6月4日,山师附中高三学生也迎来他们的最后一课,对于该校宋淑英老师来说,这也是她自己的最后一课。执教三十三年,宋淑英老师的办公桌上摆放着自己和第一批学生的合影,他们很多年近五十。“有一次下课,我的一个女学生跑到讲台上,告诉我她的爸爸也是我的学生,当时我很感慨。和学生在一起,感觉自己永远18岁。”宋淑英笑着说。

新闻延伸

定制款可乐、好运锦囊、巧克力、竹尺……

6月5日上午,青岛九中的高三考生迎来了最后一课,聆听了老师们的最后叮嘱,并收到了班主任准备的各种走心礼物。这些礼物,既是老师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的鼓舞,也蕴含了殷切期盼。

6月5日上午11点20分,在青岛九中高三七班教室,班主任老师马晓博推着一辆小车走进班级。小车桌面上整齐地垒起三层红色罐装可乐。“最后一节课,老师要有什么神秘礼物?”学生们踮起脚尖,按捺不住好奇心,伸长了脖子。

“这是我给同学们定制的可口可乐,每个人的都不一样。”马晓博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即响起了欢快的掌声。

“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的成长令人欣慰,继续加油!”“到了国外照顾好自己,保持联系!”……记者看到,每一个可乐瓶身上,都刻着学生的名字和老师对其说的一句话。而每个可乐瓶上都有一句相同的话:“7班熊孩子高考冲啊!马姐爱你!”

今年35岁的马晓博被学生亲切地称为“马姐”。从教十三年来,马晓博送走过四届高三毕业班。每一届毕业生高考前都收到过她精心准备的礼物,这一届的尤其特别。

班里40名学生,马晓博给每个学生写了一句最想说的话或者祝福语。“这些学生有的带了三年,有的带了两年,但每一个我都很了解。这次送给他们红色包装的可口可乐,希望孩子们这次高考和今后的求学、工作中都能红火、可乐。”马晓博说。

“马老师太有心了!平时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上,她都特别关心我们,很温暖。”班主任的走心礼物和离别的感伤,把学生刘雅铭感动得哭了。

最后一节课上,马晓博还就考前准备、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最后的叮嘱。除了定制款可乐,学生还收到了巧克力、好运锦囊及寓意奋发向上的竹尺等礼物,饱含了老师对学生的鼓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珍梅

相关新闻

三部门发高考提醒:当心五大骗局

近期,教育部门和网信部门、公安机关梳理汇总了历年来“冷饭热炒”频率最高的高考假新闻、假信息,并提醒广大网民这些谣言的背后都是不法商家、网站甚至惯犯精心设计的骗局。

对于网上兜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三部门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不要相信所谓的提前拿到高考真题和答案。在网上购买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都是骗子发布的虚假信息。购买涉密材料本身也是违法,切勿尝试。

每年高考开考当日,网上都会流传××考生准考证丢失的信息。事件发生后,教育部门迅速核实发现有的考生根本没丢失证件,有的信息完全匹配不上,可以说基本上都是虚假信息。公安机关也证实所留手机号一般都是诈骗电话。

每年高考结束,成绩公布前后,网上总会有人炒作阅卷老师只顾赶进度不管对错。三部门提醒,目前通行的“网上阅卷”,从制度设计到实际操作更加体现了公平公正。对于语文和英语的作文,更是采取不同教师的“双评”制度,“双评”超过一定误差,则提交第三位教师进行“三评”,确保评卷准确有效。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前夕,总有中介或网站宣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各地教育考试院已明确表示,没有跟任何社会性机构或企业合作,考试院按照教育部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对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数据均已进行公开,报考志愿前均向考生印发了志愿参考资料供研究填报。商家所谓的“内部大数据”纯属造谣。

三部门提醒,自称可修改高考分数的网络帖子纯属骗局。所谓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数在技术上也行不通。因为高考网上阅卷并非在互联网上,而是采用内网阅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  据中新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