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济南亿丰壹加壹商贸有限公司突然关门 市民投资8万打了水漂
2018-08-26 18:35

投资共享电动单车不仅可以在133天后收回本金,后期还能获得共享单车骑行收益的盈利分红,如此高的回报让济南市民赵强(化名)动了心。今年4月份,赵强投资8万余元购买了20余辆天下骑行共享电单车,起初他每天都能获得收益,但是5月20日起投资平台就无法提现,后来涉事企业的办公场所则是大门紧闭,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也一直联系不上。目前,赵强等投资者已经报警。

投资8万购买共享电单车

“这家企业是去年11月注册成立的,我是今年4月知道这家企业的。”赵强从事汽车配件的销售工作,他今年3月底到市中区万达广场C座写字楼跑业务的时候,看到一家企业办公室门口摆放着共享电单车。

在赵强看来,共享电单车相比共享单车更省力,同样也是扫码支付,非常方便。“当时有一位讲师给我介绍了这款共享电单车,共享经济市场不错。”据赵强介绍,他在试骑了共享电单车以后感觉不错,后来共享电单车企业的讲师还给他介绍了投资的回报情况,他在考察了半个月以后开始投资。

“投资(购买)了共享电单车以后,前133天每辆车每天返现30元,这样就能回本。”赵强拿出了一份打印版的电子《认购协议》,他分两批认购了20多辆共享电单车,这些共享电单车回本以后,他还可以获得每日骑行收益的70%。

办公场所关门企业法人失联

起初,赵强可以通过投资平台获得相应的收益,他累计提取了1.7万余元。5月20日,赵强发现该投资平台无法提现,于是找到共享电单车的企业济南亿丰壹加壹商贸有限公司反映该问题,工作人员告知他平台正在升级,他也就没有当做一回事。

“刚开始,这家企业的法人代表张某还接听电话,后来我们给他打电话就没人接了。”赵强说,7月份他到万达广场C座时发现涉事企业的办公场所已经关门。赵强得知投资者并非只有他一个人,后来他加入了5个维权微信群,每个群都有400人左右。

8月24日下午,生活日报记者来到市中区万达广场C座,发现涉事企业办公场所的大门紧闭,锁着两把锁,透过玻璃门可以看到一辆红色的共享电单车,不过电动车上电池已经不见。透过玻璃门还可以看到一个木柜和一张桌子。赵强说:“一把锁是这家企业锁的,另外一把锁是投资人锁的,因为投资者怕法人代表把里面东西搬走。” 

“这家企业办公室里面的东西并不多,之前经常有一些老人在里面喝茶,好像是做投资的。”附近某企业的员工介绍,涉事企业已经关门至少1个月的时间了。物业工作人员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赵强签订的认购协议。   记者 程凌润 摄

6月中旬就已经没有业务了

为了弄清楚济南亿丰壹加壹商贸有限公司突然关门的原因,生活日报记者联系了多位曾在该公司工作过的员工。“我们在6月中旬就没有业务了,都待在办公室里不知道做什么。”担任济南亿丰壹加壹商贸有限公司监事一职的刘先生说,作为企业的员工,他们也是受害者,也被拖欠了2个月的工资。

另外,济南亿丰壹加壹商贸有限公司一位职业经理人向生活日报记者透露,张某最初创业是从卖羊汤开始的,对互联网经济并不熟悉。“运营理念和思路都有问题,他更注重前期的资金介入,而不注重市场。”这位职业经理人说,天下骑行共享电单车投资者的回报率太高,这是不健康的,因为市场收益远远低于投资者的收益,所以在没有大量资金注入的情况下,该企业的资金链就出现了断裂。

涉事企业注册地址在长清

“我们想把投资的钱要回来,我们之前也跟他打了很多电话,就是没人接。”王先生在济南亿丰壹加壹商贸有限公司投资了十余万元。

8月24日下午,生活日报记者尝试拨打了赵强提供的涉事企业法人代表张某的四个手机号码,有的关机,有的则一直无人接听。赵强说,投资者们根据张某身份证上信息找到了他的老家,但是家里只有他的老父亲。

生活日报记者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了解到,济南亿丰壹加壹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14日,其注册资本是5000万元,而注册地址并不在市中区万达广场C座,而是在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

于是,生活日报记者联系到了济南市长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位负责消费投诉的工作人员称,他们已经接到了6位市民的投诉,执法人员已经到注册地址进行调查,发现并没有人员在经营,辖区市场监督管理所拟将涉事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律师说法

若涉案金额较大 已经涉嫌非法集资

8月24日下午,生活日报记者咨询了山东千舜律师事务所律师甄恩阳。甄律师说,投资者的投资款应该用于正常经营,如果是经营不善的话,企业负责人可以出面说明情况,如今企业负责人联系不到,而且投资者投资款项不知去向,若数额较大就已经涉嫌非法集资了。

甄恩阳建议市民在投资时要谨慎,投资前一定要了解好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且还要判断投资回报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能只贪图丰厚的投资利润。

相关链接

万元投资共享电单 账户却被冻结

“说好的高收益没了,如今,投资的钱也面临退款难……”

近日,海口的赖先生拨打热线求助,他在微信好友的推荐下,花费近万元投资网络共享电单车,然而没过多久,说好的分红收益突然没了,账户也莫名被冻结,其怀疑遭遇网络投资骗局。

据赖先生介绍,今年3月他在微信好友的推荐下,先后共花费9940元投资认购了两辆电单车和一台足疗机。起初的一两个月,每天都有几十元不等的“分红”收益。同时,据赖先生介绍,他被告知,推荐他投资该项目的人其实是他的“上线”,对方还让他向亲朋好友推荐,发展自己的“下线”,并称能获取一定比例的分红收益。

可惜,好景不长。今年6月初,他的账户上分红收益突然被禁止提现,尝试退款时发现账户也被冻结。

“上线”告知赖先生,公司近期正在筹备上市,要到8月才能重启账户,这段时间大家的账户都是冻结的。但赖先生和朋友多方查找,未发现该公司向证监会提交招股说明书等公开披露信息,怀疑遭遇网络投资骗局。

据《南国都市报》

投资电单坐享分红 刚投完就被拉黑了

共享单车给市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催生出一类以共享经济为名的新骗局,最近黄石就接连有人中招。

程女士现年57岁,家住黄石市西塞山区沿湖路。7月8日,程女士的女儿小美(化名)告诉她,自己的朋友在“享某”平台花980元投资了一辆共享电动车,短短一个月就拿到了1800元收益,于是自己两天前也投资了980元,果然这两天每天都收到了60元的收益。

见如此轻松就能赚钱,且身边确有亲戚朋友实实在在拿到了收益,程女士没禁住诱惑,便让女儿帮自己也在该平台上注册投资了980元。

接下来的四天,程女士每天都按时收到了60元的收益,正准备发动身边其他亲朋好友进行投资,7月13日,程女士却未按时收到收益。准备询问平台客服,却发现客服已将其联系方式拉黑。

8月17日,程女士无意间在网上看到该平台的负责人已经被抓,她于是和女儿一起来到黄石市公安局西塞山分局澄月派出所报了警。

据湖北广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