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许多老街巷都有着不同的韵味和故事。哪些老地名可以恢复,不能恢复的如何建立地名标识?24日,济南市政协第九专题“商量”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市民代表和市民政局、市规划局,围绕“地名文化保护”到历下区宽厚里街区和明湖小区实地调研。
今年是济南战役胜利七十周年,站在解放阁下,济南市政协文史委特邀委员、文史专家张继平谈起了“三曲巷”故事。三曲巷之所以有名,一是因为1948年解放军从济南老城东南角打开缺口,首先解放的便是三曲巷。后来城墙虽然拆除,但在城墙入口处所建起的解放阁已成为标志性建筑物。
张继平说,三曲巷还曾包含着老济南的一个别样景致“两山夹一井”,指的不是两座山之间夹着一口井,而是在三曲巷的两个房屋山墙当中夹着一口老井,水质特别好,周围街坊都到那里打水吃。如今,从光绪岁次(1876年)绘制的《省城街巷全图》上,人们还可以看到,在三曲巷的位置,当时的街名便叫“两山夹一井”。
解放阁北行就是如今的网红之地宽厚里。宽厚所街区改建后,称宽厚里,在老城改造的同时,历史文化街区基本保留原有骨架,但老地名没有恢复。
一提起宽厚所街,很多老济南的记忆就复苏了,这条老街素有“济南市井生活的‘活化石’”的美誉。济南市政协委员、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介绍说,宽厚所街因位于东西小王府街之南,原名南小王府街。相传路西首有一个慈善机构“宽厚所”,清乾隆年间改称宽厚所街。宽厚所街以住宅为主,包含各种住宅建筑类型的居住街区。是清末民初市民生活的舞台,是城市变迁的历史见证。传统格局尚在、总体空间尺度和城市肌理尚在、整体色彩尚在。
街区内还有一条著名的历山顶街,联系着老济南的一个著名典故“三山不见”。李铭介绍说,典故讲的是济南城里有历山、铁牛山和灰山三座名山。其中历山指的不是千佛山,而是位于历山顶街南段路东的一个小山头,山顶埋在地下,历山顶街由此得名。他建议考虑恢复这两条老街地名。
地名是重要的公共信息和文化载体,是一个地方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更是一种看得见的乡愁。实地考察后,调研组围绕宽厚里街区内哪些街巷名称有条件恢复,比如著名的历山顶街、东西小王府街、洪字廒街、武库街、城隍庙街等;哪些地名虽无法恢复,但应当设立纪念标识,比如县城隍庙、“两山夹一井”、耳朵眼、勺子头等话题进行“商量”,希望通过地名恢复或移植后介绍给游人,让大家在品味美食、休闲娱乐的同时,有得看、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