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节能似乎已成“常识”,事实上,这个常识建立在一个概念的基础上,这个概念就是汽车能耗计算方法,对于传统汽车来讲很简单,按照一定的标准路况测试,结果就是百公里油耗,而新能源汽车,笔者此前一篇专栏文章中谈到过这个具体方法,具有一定续驶里程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按照测试标准核算下来,油耗是非常低的,而纯电动汽车百公里油耗是零。
理 解了这个概念之后,再回过头理解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就非常明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不是一个技术自发的市场,而是政府为了能源安全、环境问题等诸多 考量进行政策导向市场,去年在一个新能源大会上和几位新能源领域投资人谈到这个问题,他们甚至认为这个市场是“补贴市场”,我认为“政策导向市场”更为准 确一点,因为补贴终究会退坡,政府政策导向则会继续下去,直到这个产业达到相应的规模。
为 什么不属于“技术自发市场”呢,因为电动车电机、电池技术早就存在,并且电动车的概念甚至比传统汽车还要早,但是它并没有发展起来,直到近些年,能源危 机、环境问题以及二次能源的传输和利用隐藏的技术革命的机遇,让政府界对于发展电动车充满了憧憬,从而在汽车行业发展的门槛上设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迫使 汽车企业向新能源汽车转移。
所以,这个时候研究新能源汽车未来的趋势,要看政策导向到 了哪里,然后这些导向又有哪些限制,这些限制又有什么样的技术能够突破,这就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脉络,而不是简单地想当然为什么现在还不上马燃料电 池、为什么不上马纯电动等,我们从政策、核心技术以及梯度化应用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市场与门槛反复博弈迫使新能源上马
新 能源汽车政策有很多,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定性的政策是《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被业内视为监管部 门迫使汽车制造商进军新能源汽车的纲领性政策,提到众所周知的“实现2015年和2020年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100公里和 5.0升/100公里的目标”。
当然,单纯出台这项政策没有什么意义,2015年的 6.9升每百公里与2020年的5.0升每百公里没有具体的操作步骤,此后出台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提到:“对企业生产或进口的纯电 动乘用车、燃料电池乘用车、纯电动驱动模式综合工况续驶里程达到50公里及以上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实际值按零计算,并按5倍数量 计入核算基数之和”。
这个政策的意义就明显了,笔者理解的意思就是你可以进行生产、销 售当下的传统发动机车辆,事实上多数汽车制造商正是依靠这些B级车、C级车赚钱生存的,只要你“搭售”相应的新能源汽车,就可以满足相应的指标,这些比较 明确,这是一项妥协,基于现实情况的妥协,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个本质性的东西有利好。
[pagebreak]而2015年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达到6.9升/100公里,通过我们谈到的直喷汽油机技术、涡轮增压技术、DOD等技术应用可以实现,这也是传统节能技术的梯度化应用,如果达到了2020年的5.0升/100公里,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技术会逐步梯度化应用。
从电气化系统优化改进、到自动起启停系统、微混、弱混、中混、强混、插电混、纯电动到燃料电池,这是随着油耗规则一步步严格之后,逐步走出来的。这些技术不再是一种猜测,近两年上海通用推出的新车型已规模化采用这一技术。同时还有包括宝马等车型也是类似策略,通过对电机技术以及电瓶寿命的改进,启停技术也将会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电气化梯度化应用具体如何走
关于新能源汽车,大家都谈核心技术,包括电池、电机系统等,区别于传统汽车的核心技术主要存在于两点:传动系统和能量存储系统,对于传动技术来讲,主要是变速箱与电机集成,就像我们谈到的丰田汽车的普锐斯单行星排传统系统、通用沃蓝达双排行星齿轮、双电机集成的传动系统,在行业内被公认比较成功的核心技术。
对 于能量存储系统来讲,就是成本博弈能耗的结果了,消费者对于车辆能耗降低是没有底线的,最完美的车辆是开车没有任何能耗,这不现实,但是按照目前的测试方 法,纯电动汽车油耗是零,但是纯电动汽车需要相应的里程、意味着足够大的电池容量、更意味着不菲的成本,所以,这个时候博弈的结果就是满足法规要求的能耗 范围,然后拿出消费者认可的售价,二者平衡和博弈决定了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投放。
所以,作为梯度化应用,随着混合度增加,电池容量增加、电机的功率增加,最终一步步逼近纯电动汽车。最早应用的是直接起停技术,它通过调整发动机在整车怠速等工况下进行关闭、起动降低油耗,目前来看,对于12V电池系统,大概有3%~5%一个能耗降低。
如果路线持续下去,会要求更多的电动助力(E-Boost),这个时候对于电池系统要求也会逐渐增加,会逐步变成24V系统、48V系统甚至115V等更高电压等级,这个时候已经上升微混或者弱混层面,能耗能够降低9%~15%左右。
随着整个法律法规的完善,我们需求更大的电机、电池系统去调节发动机工作在最佳效率区,逐步会应用中混和强混系统,这时候的价格也会大幅度提升,目前来讲,这些都是不久未来快速应用的内容。
如 果持续满足2020年的法律法规要求,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ER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HEV)混逐步应用,特别是一些油耗较高的车 型会逐步应用这些技术来降低测试油耗,当然,随着整体油耗标准的完善,这些技术会逐步走向纯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技术。
这种梯度化应用不以简单的个人喜好为转移,而是满足政府政策门槛、市场消费者需求以及汽车制造商实际情况三者前提下,最为务实的一种选择,也让我们对于汽车制造商近几年推出的新产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