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与正常人相比,盲人的其他感官能力确实有增强。
眼睛无法看 感官来弥补
这项小型研究共选取了12名盲人和16名视觉正常的人。其中,盲人参与者包括天生失明或是3岁前就已失明。研究人员利用精细的脑补扫描将盲人的大脑与视力正常人的大脑进行了对比。扫描结果显示,相比视力正常的参与者,这些盲人参与者的听觉、嗅觉和触觉都具有很高的敏感度。此外,扫描结果还显示,失明的人其他领域的能力也有增强,包括记忆力和语言能力。
研究人员认为,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大脑变化,是由于我们的大脑具备“可塑”的特性,也就是说它可以在神经元间产生新的连接。“即使在完全失明的情况下,大脑也会进行神经重塑来处理信息,因而利用更有效的方式与环境进行互动。”美国马萨诸塞州眼耳医院斯格本斯眼科研究院视觉神经可塑性实验室主任鲁特菲·梅拉贝特博士如此解释。
大脑做改变 加强其他区
通过大脑扫描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盲人的大脑与视力正常人的大脑相比,具有大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我们观察到,不仅在负责视觉处理的枕叶皮质区,涉及记忆、语言处理和运动感官功能的区域也有显著变化。”该研究的另一主要作者,来自同一研究机构的科琳娜·鲍尔说。
其中一些变化和神经元间的新连接有关。例如,研究人员发现,盲人与视力正常的人相比,“白质联系和功能连接”存在差异。为了帮助理解,鲍尔将白质连接比喻成我们大脑中信息流通过的“高速公路”,而功能连接则可以被认为是大脑区域间是如何相互“沟通”的。
与视力正常的人相比,盲人大脑中视觉部分与其他区域间的连接更少,不过,“与另一些感官相关的其他大脑区域则连接更多”,例如涉及语言和听觉处理的区域。“通过加强这些区域之间的连接,大脑似乎能够抵消失明造成的不利因素。” 鲍尔说。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对这些连接的进一步了解,能够开发出更有效的康复手段,并使盲人更好地“弥补“视觉信息的缺失。
视觉区改行 可塑性很强
在此前的研究中,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就曾发现,天生失明的人可以“重新招募”大脑中与视觉相关的区域,使其在与语言学习相关的任务中“出把力”。这表明尽管大脑中的一些区域原本不是为语言而进化的,但却能参与语言处理。“这种从视觉到语言的可塑性非常引人注目。”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麻省理工大学的玛丽娜·柏德妮感叹。 (陈小丹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