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PPP发展缓慢:农业部发布指导《意见》

   日期:2018-08-27     评论:    
核心提示:  自2014年我国推行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来,农业领域PPP发展缓慢。为缓解这一状况,农业部,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农业领

  自2014年我国推行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来,农业领域PPP发展缓慢。为缓解这一状况,农业部,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这是该领域首个正式的指导文件。在政策方面对农业领域的扶持力度空前。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对一些社会资本和农民对PPP的担心有望缓解。

我国农业PPP发展缓慢:农业部发布《意见》引导发展

  据了解,此前之所以社会资本没有大规模进入农业PPP投资,一是因为农业不如一些产业的比较收益高,社会资本不愿进入;二是因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限制,不敢进入。也有一些农民担心,一旦引入社会资本,自己的资源资产会不会被抢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工商资本把寻求利润的目光转向了农业、农村。不少社会资本已经认识到,农业是一个永不衰退的行业。民以食为天,农产品消费是刚需,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只会日益增长。虽说投资农业很难有获取暴利的机会,但目前农业收益率超出社会平均收益率,如果搞规模经营还能得到政府的各种补贴和支持。这恰恰是社会资本看中的。

  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办法的出台以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启动,国家对农村资源资产的确权让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而上述文件则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对项目中的资金配套、产权归属、投资回报、风险承担等都进行了规定。毫无疑问,这将极大地激励地方政府推进农业领域PPP建设的积极性。

  对于农民来说,也不必对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多虑。国家鼓励资本进入的是公益性和基础性领域,这些领域一家一户的农民办不了、办不好、办也不合算。并且,社会资本也要遵循产业政策和土地规划管制。其实,文件已经明确,对已建成的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开展确权试点,政府投资形成的资产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所有,社会资本投资的资产归投资者所有。可见,产权明晰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前提,既不会让农民吃亏,也要能让资本有兴趣投入。

  2016-2021年中国农业投资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指出,引入农业PPP首先要打消社会资本顾虑,构建合作共赢机制,让其获取相应的利润。当前,各地主要采取资金注入、直接投资、投资补助等方式,实现资本合理回报。合同到期后,按约定保障社会投资者合理收益,并提供市场化退出。PPP模式作为新的服务供给机制,不仅要解决农业融资问题,同时也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

 
标签: 农业
打赏
 
更多>同类听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听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zhenyiqingyuan
6688tv

短信收:1869889647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本站为 零点夜听(www.零点夜听.com)零点夜听客服微信:LINGDIAN-Y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