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南昌市进贤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一出租屋内5名女性死亡。当地居民称5名女性均为某幼儿园教师,年龄在20岁左右。警方称,经初步调查,死者均为女性,为县城某民办幼儿园聘用工作人员,尸表无外伤,疑似因洗澡且空气不流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南昌市进贤县中医院一名工作人员说,在11月16日上午9时左右接到救援电话,贤县丰和名城幼儿园发生煤气中毒事件。“我们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后5名教师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没有幼儿伤亡。
目前,家用的电热水器多是用煤气作为燃料来供热。很多热水器的说明书都会提醒用户,注意在使用热水器,要做到室内通风。可是每到冬天,一氧化碳中毒中毒的事件仍然屡见不鲜,因为一氧化碳中毒身亡的悲剧仍在重演?这是为何?
老生常谈,司空见惯,总感觉这样的基础安全问题不会出现在自己身上。正是因为安全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受害者出现逆反心理,感官疲态。反而对这种随处可见安全常识不以为意。这样由麻痹大意引起安全隐患也就顺理成章了。
如何在洗澡时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关键是自身有危机意识。
在洗澡时记得打开通风窗口或者是通风扇,不要因为打开通风窗口温度会降低就不去打开,尤其是冬天,因为温度低所以洗澡时人们通常不会打开通风窗口来维持温度,也会洗很长的时间,所以冬天就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峰期。
有一些老房子的热水器的装置的位置会和厨房连接在一起,共同使用通风系统,这个也是非常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
还有就是一定要检查自家的热水器,有些家中的热水器使用时间较长,年久失修,所以产生的一氧化碳会比较多,从而导致中毒。
煤气会产生一氧化碳,毋庸置疑,那么,天然气是否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呢?
很多人都认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只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天然气的热值是煤气的2.5倍左右,不含一氧化碳,不会使人中毒,而且燃烧充分,产生的有害气体较少。事实真的如此吗?
清华大学医学院的龚岩博士介绍说,这种宣传是错误的,天然气燃烧不充分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在我国发生的次数不算少。含碳的物质,如煤、木材、天然气等在燃烧完全时,往往产生二氧化碳,但如果燃烧不完全,都会产生一氧化碳。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不含一氧化碳,但甲烷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过程中生成一氧化碳是可能的,这与燃烧是否充分有关。燃烧是否充分,取决于燃烧前混合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氧气越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越少。一般来说,在燃烧生成的尾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一般不会超过10%。如果屋内通风不畅,氧气含量不高,产生的一氧化碳又排放不出去,就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除了使用煤炉、煤气、天然气不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之外,还有许多“非常规型”的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比如烧木炭或焦炭取暖,吃炭火锅,用燃器热水器洗澡特别是用直排式热水器,大量吸入汽车(或其他内燃机)尾气等。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
专家介绍,一氧化碳中毒的轻度表现主要有头痛、头晕、眼花、心悸、呕吐、乏力等,但神志尚清楚,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会自动消失。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还伴有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脉快、多汗、烦躁、心跳加快、步态不稳、嗜睡,甚至昏迷、呼吸困难。
重度中毒则会导致深度昏迷、大小便失禁、肌张力增高、体温升高、抽搐、四肢冰冷、阵发性或持续性惊厥、紫绀、呼吸加快、血压下降,甚至呼吸衰竭、休克导致死亡。
专家表示,一旦发生煤气中毒,一定要尽快抢救:
1、将中毒者衣领、裤带松开,头放平,使其呼吸不受阻碍。
2、迅速关闭气阀,将门窗打开通气,使中毒者尽快脱离现场。
3、中毒较轻者可喝少量醋或酸菜水,使其迅速清醒。
4、中毒者出现高热,可用冰袋或毛巾冷敷。
5、若中毒者面色青紫,四肢冰凉,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6、伤者口内若有呕吐物,用手指裹洁净的布轻轻擦拭,以免进入咽腔造成窒息。
7、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而导致肺部感染加重病症。
8、若中毒者心脏已停止跳动,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还应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配合。而且应该在最短的时间里和急救医生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