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邢锋雷和妻子战少东相互加油鼓励。本报记者 钟建军 摄
邢锋雷展示曾给客户发的信息。本报记者 钟建军 摄
大街上随处可见身穿专用马甲、骑着摩托车的“外卖小哥”,邢锋雷和妻子战少东就是送餐队伍中特殊的一员。
他们俩是聋哑人,在送外卖时全程无声送餐,也因此时常被人误解,内心会有委屈,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感动。如果您接到“外卖小哥”无声的电话,不要着急差评,不妨先看看短信,您可能遇上了一个无声的“外卖小哥”。
本报记者 钟建军 杜晓丹
实习生 尹春蕾
先打电话振铃
再用短信沟通
今年42岁的邢锋雷和41岁的妻子战少东家住烟台市芝罘区,两人都是聋哑人,做过很多工作,有多方面原因,都做不长久。以前,邢锋雷因摔伤了腰,不能干体力活,常常打点零工补贴家用,多年来都没有稳定的工作。妻子战少东以前在一家美甲店工作,全家的重担压在她一个人身上。
去年,邢锋雷的好朋友聋哑人杨凯告诉他,在烟台饿了么当“外卖小哥”,收入很客观,可以来试试。
对于这个工作,当初邢锋雷是很犹豫的。他考虑了很多,担心别人的看法,担心自己胜任不了这份工作。为此,他对杨凯仔细观察了15天。杨凯干得很不错,他觉得自己也可以,决定试一试。
邢锋雷表示,俩人既是好友又是同事,工作中杨凯一直帮他,他很感谢杨凯。怎么和客户沟通,发什么样的内容等等,都是杨凯教他的。他跟着杨凯,学会了如何接送单,如何和客户沟通。
“您好,我是饿了么配送员邢锋雷(听障人),位置准确?外卖送到后,我会给您打个电话,然后挂掉开门或过来取。谢谢!”“请问16单元在哪里?”……邢锋雷的手机上的短信,有许多与客户沟通的短信。
在邢锋雷的影响下,妻子战少东也成为一名聋哑送餐员。她送餐两个月了,正在慢慢学习适应中。现在两人每月送外卖的收入在万元左右。
每天邢锋雷出门前,妻子都会用手语叮嘱他,慢点骑车,注意安全。
开始每天只接几单
现在能送30多单
刚开始时,邢锋雷每天只能接送几单,现在每天能接送三十多单。
一些老小区不是很熟,有些楼、单元号都没有标识,不能马上找到送餐地,这是他目前遇到的困难。常人打个电话问问或者找路人问问就行,在邢锋雷这里,如果客户没有看到信息或者不及时回应的话,他就只能等或寻求好心人帮忙。
3月5日上午,“全副武装”的邢锋雷骑着摩托车来到芝罘区南洪街一家麻辣烫店取餐,取餐后前往芝罘区晏芳南街上的一户居民家送餐。
邢锋雷熟练地拨通了客户电话,通了后赶忙挂掉,发了一条“您外卖到了,请开门,祝您用餐愉快!请给我一个好评,谢谢”和一条“几楼”的短信。对方回复称,“4楼右侧”。
邢锋雷动作麻利地爬上楼敲门,客户开门后,他微笑着将热乎的快餐送到客户手中。“这单很顺利,有些找不到地方的就只能等客户回信。”邢锋雷写道。
“他工作很努力,晚上也出去送餐。有时候太困趴着睡着了,会让同事把他拍醒。”战少东在纸上写道。
在邢锋雷的手机上记者看到,2月27日到3月5日,他送的餐准时送达率为100%。
有时会收到“差评”
更多还是鼓励
听不见也说不出,在送外卖的过程中,邢锋雷和战少东经历了比常人更多的误解和委屈。同时,看到充满爱心鼓励的好评,也让他们很开心,更有动力。
有时候,邢锋雷骑着车在路上行驶,本来就听不见铃声,有时也没感觉到手机震动,接不到客户的电话,会收到“差评”。有时送餐超时了,对方不问缘由就会给“差评”。对于别人的误会或不理解,他会默默接受平台的处罚。
让他开心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许多客户这样评价他:“是位特殊的外卖小哥哥,很感动,加油”“小哥人很好,不容易,送餐准时”“本来还纳闷为什么是发短信不是打电话呢,辛苦啦,祝一切安好”……
“感受到了别人
对我们的尊重”
“这份工作,工作时间自由,感受到了别人对我们的尊重,收入也不错。”邢锋雷写道,虽然与其他人相比,还是会有差距,但他不会灰心,会继续努力,干好这份工作。他的女儿13岁了,读六年级,是个活泼开朗的好孩子。他相信,在他和妻子的共同努力下,今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邢锋雷表示,很高兴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的价值。他们不需要被区别对待,希望获得理解和尊重。
身为外卖送餐员,邢锋雷和战少东有一个心愿,希望今后客户点外卖后,如果接到送餐电话,没有说话或无人接听,或者听见敲门喊话无人应声,不要着急生气或给差评,可以先看看手机有没有新的短信,或许送餐的就是一名无声的“外卖小哥”。
“从我们的视角来看,聋哑骑手跟其他骑手是一样的。”饿了么烟台公司城市经理祝芳晗说,他们工作中也与其他骑手一个样。“现在,烟台饿了么有10名聋哑骑手,我们也欢迎更多聋哑人加入无声骑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