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翊龙发完货后,赶到医院亲热地逗弄小一轩。齐鲁晚报记者 张中 摄
丁翊龙与唐绍龙的微信聊天截图。
齐鲁晚报讯(记者 刘国林 视频制作 荆新年)丁翊龙捐出40万斤萝卜,对小一轩来说已经是帮助巨大了。但了解到后期的治疗花费可能会更高,丁翊龙的想法又变了:“好事做到底!”他还要捐出自己预留的十七八万斤萝卜,以备小一轩后续治疗。
从儿子的恩人
到互相的兄弟
丁翊龙与唐绍龙,他俩的情谊迅速加深,原来一个是拾金不昧的好人、一个是儿子的救命恩人,如今变成了孩子的“干爹”、互相的兄弟。
那是3月23日晚上,唐绍龙在微信里说,孩子要是好了,“他以后就是我们弟兄两个的儿子了!”
这话把丁翊龙感动得不轻,他回复说:“好,哥,如果不嫌弃,我就是孩子的干爹!”
3月25日下午6点多,在冷库忙活完了“救命萝卜”出库,丁翊龙拉着记者从肥城跑了106公里,赶到济南千佛山医院,跟“干儿子”唐一轩的爸爸唐绍龙讨论孩子的救治问题和“救命萝卜”的售卖事宜。
这是他第四次与唐绍龙见面。电话里,唐绍龙每次都亲热地喊他“兄弟”。
在千佛山医院,唐一轩的妈妈带着孩子从病房里出来,到走廊里玩。丁翊龙抱着唐一轩亲热地逗弄,他说:“我自己儿子,我都没抱过十回!”
原因是,孩子已经跟着妈妈了。
丁翊龙的儿子患过严重的先心病,家里曾经到了连5000元救命钱都拿不出来的境地,幸亏后来康复了。虽然历经坎坷,他还是与儿子分开了。
当唐一轩戴着口罩出现在丁翊龙面前时,他觉得这个孩子跟自己儿子长得特别像,还把唐一轩的照片发给父亲和大哥。大家都觉得确实像,确实有缘分。
因为“救命萝卜”,丁翊龙成了干爹。
前期费用差不多了
但未来不可预知
丁翊龙原先是要捐出40万斤萝卜,但是现在,他的想法又变了:“好事做到底!”他已经做好准备,捐出自己预留的十七八万斤萝卜,以备唐一轩的不时之需。
3月25日中午,丁翊龙与记者一起吃面条,顺便讨论救治唐一轩的事情。午饭间隙,记者给熟悉的医生朋友打电话得知:唐绍龙捐髓后的一两天要静养,还有七八天恢复期;唐一轩的妈妈要进隔离舱照顾孩子。这期间,唐绍龙一家恐怕难有精力再忙活筹款事宜。所以,唐绍龙一定要做足资金准备。
尤其是骨髓移植后,要面临凶险的排异期。一旦排异严重,费用可能更高。
31岁的丁翊龙只吃下半碗面条,这几天累得没胃口。
3月25日下午,风掀着尘土,货车与制冷机轰鸣。为了给唐一轩筹到足够的医疗费,虽然在忙活着发货、接待、受访,但是大半个下午,丁翊龙一停下来就跟记者反复商量,反复计算萝卜数量与筹款额度。
在肥城冷库门口,丁翊龙跟唐绍龙视频通话,要继续捐萝卜。唐绍龙听了丁翊龙的想法很震惊,连说:“这怎么好,这怎么行……”
丁翊龙的想法是:40万斤萝卜销售殆尽,筹款额度虽然可能够了前期费用,但未来不可预知。存放在平阴的十七八万斤萝卜,丁翊龙原本是要供应其他客户的。再捐出去,这个想法他曾犹豫再三。
“说实话,
我也有压力”
“说实话,我也有压力!”丁翊龙说。25日中午,从饭店与冷库的往返路上;傍晚,从肥城去济南的路上,他开车,记者坐车。在密闭的车厢里,他说了好多心里话。
年纪轻轻,丁翊龙经营不易:承包了300亩地,土地流转费每月两万多,加上其他各项费用,已经投入了一百多万;开着饭店、酒水公司,厨师、员工工资每月上万;还有各项应酬……他的状态是,每天一睁眼,就到处要花钱。他还借了外债,数目不详,他不说,记者也没追问。
“这十七八万斤萝卜,可以说是我的‘救命稻草’!”这几天,周围不少人说他傻。他聊以自慰的,只是“顶多赚个好名声”。
钱与义,是他自己给自己出的一道挠头的选择题。
“如果名声没了,
就再也赚不回来了”
一直到今天,丁翊龙的职业生涯贯穿着挣钱、创业。
丁翊龙毕业于山东工业职业学院,该校位于淄博。在校期间他曾任学生会副会长、组织部长,锻炼不少。
据丁翊龙讲述,2010年毕业后,他把100多名同学推荐给河北一家钢铁企业;2012年在济南给人卖茶叶,积累不少客户;2013年到福建,跟人合伙干茶叶,把老客户资源利用得很好;2014年成为地级创业企业;2015年成为省级创业企业。
一路顺风顺水,但是2016年,他跟合伙人投入互联网金融,两人砸进去200多万,后悔不迭:“知道他们会崩盘,谁承想他们连一个月都撑不到!”
2017年回家办公司,他说:“直到去年,还有时候要回家吃饭。在外面实在是没钱吃饭了!”他一连讲了好几个创业期间被坑被骗的事例。但是,他说,他父亲教育他两句话:“一句是做生意没有不赔钱的。另一句是赔了钱还可以赚回来,关键是要有信心。”
现在,有了前期历练,再加上售卖“救命萝卜”这件事,他自己又悟出了第三句话:要有诚信,如果名声没了,关系毁了,就再也赚不回来了。
据丁翊龙说,父母也知道,自己的亲孙子曾经历过没钱救命的窘迫,所以现在能理解他、支持他。
3月25日晚上9点多,天已大黑,丁翊龙又开车返回平阴。
延伸阅读
唐绍龙曾帮14岁少年义卖植物筹集救命钱
齐鲁晚报讯(记者 王小蒙 褚思雨) 25日,热心读者赵先生给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留言称:之前济宁当地报道过一位热心市民帮少年卖花救母的事,现在又看了爱心萝卜的报道,仔细对比后发现,两人竟然是同一个人。原来今年3月初,因感冒不能陪床照料孩子的唐绍龙回了老家,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还曾帮助14岁少年上街义卖多肉植物,为孩子母亲筹集治疗资金。
在医院看到齐鲁晚报关于唐绍龙的报道后,14岁的少年王润泽激动不已。“本来只觉得面熟,没想到真的是他,前段日子他还帮我一起卖多肉植物,给我筹集资金……”回忆起一个月前的事情经过,王润泽仍历历在目。
母亲的入院,使得这个本就贫穷家庭雪上加霜,由于迟迟筹集不到救命资金,再加上母亲迫在眉睫的治疗,这个平时乐观开朗的14岁少年偷偷藏进楼梯间崩溃大哭。这一幕正好被前来探望朋友父亲的唐绍龙遇见。了解到王润泽母亲的情况,唐绍龙说:“哭不能解决问题,我来帮你卖。”
唐绍龙的出现,给了王润泽很大的动力。王润泽回忆,当时唐绍龙告诉自己生活越艰苦就越要迎难而上,“他还联系了城区多家花店帮忙卖多肉植物。”
两天内就卖出500余份多肉,并筹集到数万元善款,紧接着又有好心人送来了第二批多肉植物,母亲的治疗费暂时有了着落。在帮助王润泽卖完第二批多肉植物后,唐绍龙就和王润泽告别,带孩子匆匆赶往济南做检查。
“好人终有好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14岁生日刚过,王润泽许愿妈妈和唐叔叔的孩子能赶快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