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 美国《科学》杂志近日发表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张兴亮、傅东静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华南早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清江生物群》,首次公布了该团队在我国湖北宜昌长阳地区发现了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软躯体化石库——“清江生物群”。这是进化古生物学界又一突破性发现。
《科学》杂志在给媒体的简介中说,“揭示寒武纪之秘的新宝藏出土了。”英国《自然》杂志在报道中称:“清江生物群打开了观察壮观寒武纪的又一个窗口,各种新的生物类群前所未见。”“清江生物群是令人震惊的科学发现!”瑞士洛桑大学古生物学家艾莉森·戴利在《科学》同期刊发的评论文章中说。
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自2007年在宜昌长阳发现第一块软躯体化石以来,长期坚持野外发掘和室内研究,逐渐揭开了这个寒武纪“化石宝库”的神秘面纱。
据专家介绍,清江生物群的特色和优势体现在新属种比例最高、后生动物相对多样性最大、软躯体生物类群最多、化石形态保真度最优、原生有机质的埋藏保存最好等五个方面,具有难以估量的研究潜力。
此次发现的清江生物群,在4351件化石标本中,已分类鉴定出109个属种,其中53%为此前从未有过记录的全新属种。生物统计学的“稀疏度曲线”分析显示,清江生物群的物种多样性将有潜力超越其他寒武纪软躯体化石库。
与云南澄江生物群相比,清江生物群生活于远离海岸的较深水环境,代表了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全新生物群落,这一点从其超过半数以上的新属种可以证实。因此,清江生物群后续的大规模发掘,将为发现和探索新的躯体构型和新的动物门类提供第一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