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拥抱谢恩人 黑龙江干细胞受捐者10年后找到潍坊捐献者

   日期:2019-04-16     评论:    
核心提示:  江黎明与救命恩人朱永明(右)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齐鲁晚报记者 蔚晓贤 摄  2图为造血干细胞受捐者江黎明(右)和捐助者朱永

  

江黎明与救命恩人朱永明(右)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齐鲁晚报记者 蔚晓贤 摄  

2图为造血干细胞受捐者江黎明(右)和捐助者朱永明(左)。  齐鲁晚报记者 蔚晓贤 摄

齐鲁晚报讯(记者 蔚晓贤 马媛媛)10年前,为挽救身患白血病的陌生人,潍坊临朐小伙朱永明毅然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不仅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也拯救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4月9日,在潍坊市红十字会的协调见证下,这对因“血”结缘的陌生人终于相见:当年的造血干细胞受捐者江黎明从黑龙江虎林市赶到潍坊,见到了期盼已久的救命恩人朱永明,当面道出了自己心中的感谢。

十年前患上急性白血病

幸得恩人的造血干细胞

4月8日,57岁的江黎明带着妻子从老家黑龙江虎林市辗转来到潍坊,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次感恩之旅。为了能够见到当年为自己无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恩人朱永明,当面道声感谢,他们一家已经等待了近10年。

9日下午3点,两个相隔千里的陌生人终于在潍坊红十字会相见,一个双鬓斑白的中年男人和一个健壮的小伙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

“孩子,谢谢你,我们全家都要谢谢你,你不仅救了我,也救了我们这个家!”江黎明紧紧地握着朱永明的手,千言万语都化作一声声感谢。江黎明气色不错,从他身上完全看不出曾经患过白血病。2009年,江黎明被确诊急性白血病,病情恶化很快,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生建议进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然而家里的亲人经过配型却都不符合,江黎明一家只能寄希望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没想到,竟然真的有人会与自己配型相符,这给他们一家带来了重生的希望。2009年12月22日,江黎明顺利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配型相合10个点,江黎明排异少、恢复好,很快就出院了。近10年过去了,江黎明的身体已经完全恢复健康。“我现在一切正常,已经不用再继续复查,而且可以正常上班了。”江黎明说。

其实早在移植的时候,江黎明就希望有一天能够见到救命恩人,当面向他道声谢谢,但由于造血干细胞捐献一般实行“双盲原则”,要求供受双方不可以见面,因此江黎明始终打听不到捐献者的信息。然而,在他恢复的这些年里,江黎明从未放弃过寻找恩人,直到五年后,他才得知恩人来自山东潍坊。随后,江黎明经过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恩人朱永明。

得知与病患配型成功

当场就同意捐献

“当时我不知道要救的人是谁,也从来没想过会见面。当接到电话时,我很惊讶,也很激动。现在见他本人恢复得这么好,我特别自豪。”捐助者朱永明说。

当年为江黎明捐献造血干细胞时,朱永明只有23岁。朱永明家住潍坊临朐县上林镇,2006年的一天,他在北京打工期间,在街头献血时留下了造血干细胞的血样,没想到这个无意之举,后来竟生出一段“血缘”佳话。

2009年上半年,回到临朐老家的朱永明突然接到潍坊红十字会的电话称,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了,向他征求捐献意愿。据潍坊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回忆,像这种情况,一般人都要问问家里人的意见才做答复,没想到朱永明当场就答应了。“从体检到最终捐献结束,我都没有告诉家里人。”朱永明说。

2009年12月18日,朱永明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抵达北京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

“朱永明不仅救了我丈夫,也救了我们这个家。”江黎明的妻子张紫娟激动地说,“从今以后我们会把他当成亲人一样相处,相互走动。”张女士说,当年丈夫突然得了急性白血病,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干细胞移植上,可家里所有的亲人都配型不成功。后来中华骨髓库通知她,找到一个配型成功者,而且十个点位都符合,更没想到的是对方居然同意捐献。“现在我和女儿都献血,都加入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列,希望能回报社会。”张女士说。

据潍坊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在潍坊,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受捐者见面还是首次。按照规定,双方是不允许见面的,但江黎明执意要寻找恩人,经过协调最终联系到了朱永明。

 
打赏
 
更多>同类听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听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zhenyiqingyuan
6688tv

短信收:1869889647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本站为 零点夜听(www.零点夜听.com)零点夜听客服微信:LINGDIAN-Y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