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郭探校|从这所学校路过,就突然读懂了《诗经》

   日期:2019-04-16     评论:    
核心提示:齐鲁晚报讯(记者 郭立伟)学校为每一座楼、每一座桥、每一处景观,都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学校用仿《诗经》的方式,为校园内八大

 

齐鲁晚报讯(记者 郭立伟)学校为每一座楼、每一座桥、每一处景观,都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学校用仿《诗经》的方式,为校园内八大景观配了诗文,为校园内的清丽风光,打上了人文底色。学生在此读书、修学,也顿时感觉到了学风的古朴与厚重。这所高校,就是山东管理学院。

山东管理学院校园湖畔,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适逢课间,不远处,一群学生对着一座红色的建筑物左拍右拍。

“无论左看还是右看,就是一个钟啊,有什么好拍的?”其实不然。走近一看,在树影婆娑的碧柳之间,红色的钟楼犹如赤龙矗立在水中,从周围的建筑物脱颖而出,一飞冲天。旁边的图书馆,也显得恢宏大气起来。

记者在钟楼旁边找到了它的出处,名字为“弘钟”,并配有诗文:赤龙矗水,燄燄雄风。抵尾拍渊,昂首啸空。势欲飞去,原在此中。御天乘时,激烈弘声。精神发越,砥砺群英。联延景候,琼瑰丛生。

细细咀嚼间,诗句间焕发出威武的雄风。这样的命名牌不止一处。弘钟所在的湖,叫文渊湖,它附近的广场叫文渊广场。湖和广场,同样配有诗文解说。

从校园走过,几乎每一条路每一座楼每一处景观,都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每一座桥、每一座广场都拥有自己的诗文,读起来古韵十足,唇齿留香。

“所有的这些命名,都是有出处的,而这些诗句,都是仿《诗经》的形式。走遍校园,步步为景,处处皆诗。”经过的学生向记者介绍。

高校校园的道路、建筑、景观等,是一所大学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毕业的学子回想母校,往往都会将满腹情感寄托在校园内有形之物上,或者是一条路,或者是一处景观。

为了传承学校的历史底蕴,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山东管理学院也是煞费苦心。“我们广泛征集、讨论和研究命名方案,确定了校园道路、建筑和景观的命名。”山东管理学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比如图书馆前的人工湖之所以命名为“文渊湖”,是因为山东管理学院图书馆珍藏有《四库全书》影印版全册,因四库全书原本藏于文渊阁,又因人工湖位于图书馆前,因此命名为“文渊湖”。

而“弘钟”,则是因为学生口口流传之间已称为“红钟”,便采用其谐音,取字于校训,命名为“弘钟”,有“弘扬”、“弘远”、“弘业”之意。

对学校建筑物、道路的命名,以校训“明德弘毅 博学笃行”贯穿,学校的主干道四条“经”“纬”方向的道路,融合校训的精神,即明德至尚、弘毅至远、博学至真、笃行至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曲赋名篇繁多。学校每一处景观的诗文,则是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根据《诗经》的四言句式和风格特点,仿写而成。这样的诗文景观,共有八处,包括明德广场、文渊广场、芳华广场、弘钟、文渊湖、清荷园、知乐桥、永乐桥等。

弘钟记载了时间的流传,在晨曦暮色中,辗转迂回间,学生也记住了这份古韵悠然,在学生的口口流传中,学校的每一处风景,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得到了诗意的传承。

 
打赏
 
更多>同类听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听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zhenyiqingyuan
6688tv

短信收:1869889647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本站为 零点夜听(www.零点夜听.com)零点夜听客服微信:LINGDIAN-Y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