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弘扬榜样力量,传递社会正能量,树立公民榜样、引领时代新风、弘扬聊城精神,助力聊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由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文明办指导,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主办的聊城公民榜样评选活动已启动。今天我们推出公民榜样第一期——跳水救人好青年李震、杨传青。
十多天前,位于聊城市区利民西路水韵花都小区附近的运河岸边发生了惊险一幕。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不慎落入运河内,危急时刻,水韵社区专职副书记李震、在利民西路经营小吃店的杨传青,两人挺身而出跳水救人,联合周围的热心群众把老人救了上来。一直到现在,两名青年的热心事迹还在被众多市民津津乐道,纷纷为他们点赞。
◇ 跳水救人的好青年李震
光想着救人
水凉不凉都感受不到了
记者了解到,李震当时正在单位上班,一位老人神色慌张地赶到社区进行呼救说有人落水了,大家一听二话没说放下工作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赶到河边后,尽管运河水深,李震没有过多犹豫,第一个跳了下去。
李震到了现场,发现老人正在水面上漂着,情况紧急。当时,有人用带杆的渔网将老人的头兜住,使其不至于窒息。由于运河岸坡比较陡,不利于实施救援,只能借助工具。“正好有附近居民拿来两个挺长的竿子,我把长竿子一头插到泥里,岸上的人抓着另一头,我就脱下外套跳了下去托住老人。”李震说。
就在这时,另一名小伙也跳下来了。老人年龄比较大了,在水里使不上劲儿。最终,两人借助热心群众拿来的电线和梯子一起把老人救上了岸。
“当时老人正在水面上漂浮,情况十分紧急。水又凉又深,幸好附近群众拿来了长长的竹竿,我才能一边控制好自己的身体一边安全地控制好落水的老人。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安全地把老人救了上来。”
运河的水很深而且岸边十分湿滑,一旦落水很难上岸,李震说,下水和自己一起救援的还有一位小伙,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十多分钟。
“救上来之后,我们把老人放在斜坡上,让她把呛进去的水吐出来,这时救护车也到了,临上车老人还向我们说了一声‘没事’。”李震回忆说,“当时也没想太多,就想着救人,水凉不凉都感受不到了,多亏了附近群众的帮忙,要是没有他们,后果不堪设想。”
◇ 跳水救人的好青年杨传青
水性不好的他
救老人上来后默默离开
“快来人有人落水了。”4月4日下午,杨传青送完最后一单餐,正骑行在回店的路上,当行驶到水韵花都小区附近的运河旁时,突然听到河边不断传来呼救声。意识到情况不妙,杨传青迅速把摩托车停到路边,朝河边跑了过去,穿过围观的人群,杨传青才发现原来是一位老人落水了。
“当时老人就飘在水面上,水里已经有个大哥在救人了。”此时,杨传青发现水中的救援并不顺利,先前跳入水中救援的人正吃力的托着老人,由于河岸的坡度近乎垂直,且水面距离岸边的栏杆有近2米的高度,水中的人根本无法直接上岸。危急时刻,杨传青将手机递给旁边的人,来不及脱衣服也跳入水中。
跳入水中,杨传青才发现,河水的深度超过了他的预期,身高近1米7的杨传青发觉脚根本触不到水底,猝不及防之下,他不小心呛了两口河水。随后,杨传青迅速调整过来,一手抓着岸上递过来的竹竿,一手托举着落水老人,和水中救援的另外一个人一起坚持到岸上热心群众拿来梯子,在周围人的帮助下,齐心协力将老人救上了岸。
杨传青上岸后,发觉周围有人已经拨打了急救电话,急救人员已经到达现场,随后他便穿着湿透的衣服悄然离开了现场。对于跳水救人的事儿,杨传青并未向很多人透露,直到他救人的照片随着网络广泛传播。远在阳谷老家的杨传青的母亲这才知道儿子在水里救了人,很快打来了电话。有些后怕的杨传青的母亲在电话中不断追问杨传青什么时候学会的游泳,原来之前杨传青并未专门学习过游泳。
“当时真的没想很多,遇到这事就得管管。”1989年出生的杨传青是聊城阳谷人,今年年初和朋友合伙开了家小吃店,谈起因救人被人关注,杨传青说,当时没想这么多,直到把人救上来之后,看着老人神志还算清晰,就走了。他告诉记者,感觉就是很普通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