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义明击发瞬间。 本报记者 赵金阳 摄
丛义明给官兵们讲解战术。 本报记者 赵金阳 摄
齐鲁晚报讯 “砰砰砰……”10米的距离,连续20声枪响,用时6秒全部命中目标。在丛义明分享的朋友圈视频中,大都是自己射击训练的视频。他说,他手枪速射弹孔散布基本在一拳以内,差不多是九环、十环的样子。烟台人丛义明痴迷射击,多年苦练考取了国内射击教练员和国际IDPA教练员资质,成为军警部队的客座教官,特警们亲切地称呼他“虫子教官”。
游乐场里打气球
次次都是第一
一身迷彩服加作战背心,4月24日,在烟台一训练场,记者见到了“全副武装”的丛义明。
37岁的丛义明如今在烟台当地的应急管理部门工作。姥爷是警察,父亲从小就是射击队员, “和大多数男孩一样,我从小就喜欢枪”。小时候,丛义明家里的玩具枪数不胜数,他也想着法打枪玩。
那时,南山公园里有个打气球的摊点,只要他去打,次次都是第一,总是抱着一堆毛绒玩具和礼品回家。
后来,他到部队当了兵,回烟台后就参加了工作。除了工作,他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拿来研究手枪、步枪等枪械以及战术。
只要有时间,情况允许,他就到全国各地的打靶场练枪。丛义明最近一次是去西安的靶场打枪,手枪速射,发发命中靶心。 “手枪速射弹孔散布基本都在一拳以内,就是九环、十环的样子。”丛义明说,固定靶、移动靶都练,还会设置各种劫持人质的场景,进行移动精准射击训练。
凭借多年的练习和训练,2017年,他获得了国内射击教练员和国际IDPA教练员资质,还获得了山东省首届IDPA射击比赛冠军的好成绩。
他受邀给武装特警
上课当教官
“爱好枪,打枪打得好”的丛义明被邀请到各地军警部队授课,主要是讲快速射击、战术配合、武装速降,这也是他的特长。
丛义明说,城市中突发情况多,大都需要近距离处置突发情况,如劫持等,武装特警就需要提升这方面的处突能力。
二月份,在烟台举行了一场剧场反劫持演习。 “现场制定战术,我扮演蓝军,也就是犯罪分子。”丛义明说,通过场景还原、专业蓝军情景演示等训练环节,让特战队员在近似真实的战场环境中摔打锤炼,提升战斗能力。
“在一次战场紧急救援演练中,我们特意请来了化妆师,为队员画的特效妆,有的断了手指,有的断了胳膊。”丛义明说,在真实的战斗情况下,有队友受伤了,离伤员最近的不是医生,而是战友。战友要第一时间救援,然后形成火力控制,掩护伤员撤离。
对于有人说丛义明, “你枪打得好,是子弹喂出来的。”对此,丛义明称,这只是一方面,关键是要掌握技术,这很重要。
勤学苦练换来
快速射击“快稳准”
手枪快速射击是丛义明最拿手的,要求的是“快、稳、准”,为此他经年累月在家拿着教具枪练习以及到靶场上实弹射击。
“最高境界就是人枪合一。”丛义明在家没事时都拿着教具枪,看电视也拿着,枪头指着镜头里的人物,再低下头瞄一瞄,看是否在一条线上。 “就像是你用指头指东西都能指准,道理是一样的。”丛义明笑着说,痴迷的时候,他经常拿着教具枪睡觉。开枪快一是靠练,另一个是掌握技巧和方法。 “你看我摆臂过来,上膛,再击发快,还是小臂直接上提上膛,击发快。”丛义明快速拔枪、上膛、击发,几个动作一气呵成,连贯快速,仅用一两秒的时间就开枪了。 “三个变量变成了两个,肯定是后面的快。”
如果在街头,当武装特警与持枪犯罪分子近距离相遇时,谁先开第一枪至关重要。 “第一枪开出去,哪怕没打中,打在地上,也会对对方造成影响。”所以,先开枪,并且快速连续射击能迅速有效地打击敌人。
要做到“绝对快、相对准”,就要靠掌握技巧,勤学苦练。丛义明每天都会练习持枪、快速拔枪射击,做三指俯卧撑,练习臂力、指力,力求做到射击时的“快、稳、准”。
各地特警找到他
他网上免费教学
不少特警专门加丛义明微信,询问射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丛义明便成立了好几个微信群,只要晚上有时间,就会开视频回答特警遇到的问题。
丛义明说,以前好友都喊他“丛子”,后来喊着喊着就成了“虫子”,所以各地好友和特警都叫他“虫子教官”。
西安一位特警问他, “虫子教官,30米距离,跃进15米上膛,跑过去根本没有时间仔细瞄。”丛义明便回他说, “停止时下盘要扎稳,适当降低一下重心,瞬间上膛然后瞄准,多练习巩固,就会好很多。”
除了单独问的,丛义明有时候会拉一个小群,专门开视频给问问题的武装特警讲控枪技巧和快速射击。
丛义明称,起初他用业余时间做这些,家人很不理解,后来逐渐理解也开始支持了。 “我不想搞经营,也不是为了别的,主要是自己的爱好,也能把我所学到的射击知识和技巧分享出去,和各地武特警一起交流、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