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日把奶奶推到院子里晒太阳,还要给奶奶按摩腿。
王淑贞迈入了她人生的第105个春秋。5月12日,在威海文登区界石镇阎家泊子村,她家的小院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当天是她104岁的生日。
百岁老人已经罕见,而王淑贞一家堪称满门忠烈,她本人也历经过很多苦难。
儿媳杨名凤说:“她遭了多少罪,我们就得让她享多少福。”孙子刘红日说:“能把奶奶伺候到105岁,我们晚辈也很自豪。”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陶相银 王震 通讯员 张小寒
每年过生日,家里都围满了祝寿的人
王淑贞的长孙刘春日知道,一到奶奶的生日,家里必将迎来大量的贺寿者。
5月12日是王淑贞104岁生日,这一次,又照例热闹非凡。天福山女子民兵班的全体成员给老人送来了鲜花和大蛋糕,蛋糕上面写着“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女民兵们给老人唱歌,不断有人挤进来祝寿。
坐在轮椅上,王淑贞乐呵呵地看着身边的“闺女、小子”们,一脸的幸福溢于言表。她的精神头依旧不错,思维清晰,对答如流,至今仍能讲述当年如何把“火柴信”“鸡毛信”藏在发髻里去送情报的情形。
因为耳聋,孙媳妇要趴在耳朵边给她递话才行,一旦孙媳妇不在身边,她就只能乐呵呵地不停念叨“现在日子好了,吃得好,穿得好……”
年过百岁,仍能包揽很多家务活
王淑贞年轻时经历过太多苦难和坎坷。她1933年嫁给了本地青年刘振海。刘振海多次参与战斗和锄奸行动,成为国民党地方反动武装的眼中钉。1936年农历六月,刘振海遭遇伏击,敌人用铡刀斩下了他的头,挂在集市上悬首示众。
刘振海的牺牲并没有打垮刘家人。1937年,王淑贞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这个小脚女人背负着家仇国恨,时常在漆黑的夜里翻山越岭去送情报。
王淑贞这辈子遭受了多少罪,儿媳妇杨名凤都看在眼里。现年81岁的杨名凤跟婆婆一起生活了58年。十几年前,王淑贞的儿女相继病逝,婆媳俩便相互照顾。“要说起来,这些年还是妈照顾我多一些。”杨名凤感慨,她因劳累落下了腿伤,很多活不能做,而年过百岁的王淑贞还能一手包揽很多家务活。
但毕竟年老体弱,去年腊月,王淑贞在院子里磕了一下,今年正月又摔了一跤,自此不得不长期躺在炕头上,或被孙子们用轮椅推到院子里去晒太阳。
两位老人都行动不便,孩子们扎堆往家里跑,小辈们还经常请假,惹得王淑贞很不高兴。“她就是不忍心让小辈们伺候。”
奶奶是全家人的宝,伺候她是最大的事
不久前,刘春日哥儿仨商定好,轮流伺候两位老人,谁“当班”谁是主力,其他人也要过来干活。
5月22日一大早,“当班”的刘红日就到了奶奶家。刘红日的住处在50公里外,每当轮到“当班”,他就得放下工作回来,“这是子孙们的责任,没什么好说的。”
昆嵛山的樱桃又熟了,刘红日不忘给奶奶洗好了让她尝尝鲜。跟奶奶并躺在炕头上,边给奶奶揉手边逗她乐,56岁的刘红日此时像个孩子一样。只是,当把奶奶抱到院子里去晒太阳时,他也忍不住心酸,“毕竟是老了,这么轻。”
另一边,刘春日干完了农活,从山上匆忙回来,推着轮椅上的奶奶在院子里转了几圈。刘红日则赶紧回到屋里做饭,调好肉馅包起了馄饨,“都说长寿的老人饮食清淡,俺奶可不这样,爱吃鱼,爱吃肉,肉馅饺子还能一顿饭吃七八个。”
105年的岁月承载了多少悲欢,58年的共同生活又发生了多少故事,杨名凤压根儿说不出来,“就是普普通通的日子,俺家的事别人家也有。”57岁的刘春日也想不起来家里发生过什么大事,“一直都和睦,一家人都拿奶奶当宝,伺候她就是最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