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高考之后的一场“小高考”拉开帷幕。这一天多所学校的综合评价招生或自主招生同步展开。只是与往年考生家长全国各地奔波赶考不同,今年多数考生都只考一站,家长们也淡定了许多。
“孩子通过了青岛科技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两所学校的综合评价招生初审,不过同一天考试,也就只能选择这一个学校了。”在山东财经大学综合评价招生考试现场,一位来自青岛的考生家长介绍。
由于今年省内多所开展综合评价招生的学校都在同一天考试,像这位青岛考生一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其实报了好几所学校,都通过了,之前做好思想准备往多个地方跑,但现在都省了。”一位淄博考生家长介绍。
记者了解到,除了各个学校综招考试撞车外,今年开展自主招生的各个高校政策收紧,不少原本有报考自主招生意愿的考生放弃报名自主招生也是考生报名学校数量整体减少的重要原因。“其实原本打算报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中南大学的自主招生的,但今年学校政策出来后,发现原来的证书达不到学校自主招生报名的条件了。”一位来自泰安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由于学文科,今天班里报名自主招生的学生整体也不多。“班里报名自主招生并通过初审的也就一两个同学,学校往届的文科班里比这多多了。”这位家长介绍,参加完山东财经大学的综招考试,就将一心一意准备填志愿了,“倒省了到处奔波的辛苦。”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记者尹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