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入疆,一改过去“冬季撤出”传统,提升采集速度;面对海量数据,技术人员加速“去伪存真”。2019年,胜利油田科研人员通过采集和处理的双提速,将西部地震资料处理时间缩短2个月,为后续勘探部署赢得时间。
有了清晰准确的地震资料,下一步勘探开发才能高效推进。11月6日,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西部地震资料处理室主管师柳光华带队赴新疆,开展永1井-2020地震资料采集前移处理。冬季入疆,是为了采集提速。改变“冬季撤出”传统,源于西部地震资料处理室的一次成功尝试。2018年冬季启动征6井-2019地震资料采集前移处理,为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提速近2个月奠定基础。
地震资料采集前移处理,是资料采集阶段,在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之前。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是对海量地震资料的“精加工”,判断检波器接收信号的真伪,“去伪存真”后将其转化为地层信息,为勘探开发研究院、物探研究院、开发单位部署井位提供地震数据支撑。被冰雪冻结实的沙漠更利于检波器与地面的“耦合”,农田作物也处于蛰伏期,工农关系、环保压力相对轻松。虽是冰天雪地,野外放炮进度却加快了。
地震资料处理室技术人员将工作前移到信息采集一线,能及时发现野外采集不合格资料,提出地震采集因素调整及补充放炮建议。“就像给地球做CT,分辨率越高,地下情况就越清晰。”西部地震资料处理室党支部书记韩站一解释。征6井-2019项目面积达413平方千米,想精细描述地下情况,得高密度采集信息,依托海量数据鉴别正确信息。
在疆2个月,项目组量化分析了56000多炮,获得了26个T的地震数据。这些数据还要再经历20个环节计算,才能获得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成果,计算机实际存储总数据量达520T。2月初,征6井-2019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工作正式启动。当时,王胜阁预计要7个月完成。3月,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宋明水到物探研究院调研,提出“处理工作周期不能增、质量不能降、工作量不能减、方法不能落后”的要求。
如何实现处理提速?物探研究院拿出方案,一方面每个处理环节合理拆分数据,优化流程,减少数据重复读取。另一方面将计算核心由中央处理器升级为图形加速卡,数据计算速度提高2倍,仅偏移成像环节就提速近20天。西部地震资料处理室创新运用“互助式项目管理法”,项目进展到复杂环节时,项目长可从其它项目抽调技术骨干共同完成,绩效考核同步兑现,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7月5日,《征6-2019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偏移处理项目》通过验收,比原计划提前近2个月,处理成果较老资料改善较大。11月29日,永1井-2020野外采集完成方法论证,准中地区第二块冬季野外地震采集及前移处理已全面展开。
责任编辑:李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