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咋维权?

   日期:2020-09-22     评论:    
核心提示:“买房吗?”“需要办贷款吗?”......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到类似的骚扰电话,从推销房产到育儿养老,花样百出,这背后主要的原因就是个人信息遭到泄露。随着网络科技及信息交互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料的记录方式花样翻新,获取、保存、使用、流转变得更为方便快捷。人类社会已经从简单的信息保有社会向大数据信息利用社

“买房吗?”

“需要办贷款吗?”

......

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到类似的骚扰电话,从推销房产到育儿养老,花样百出,这背后主要的原因就是个人信息遭到泄露。随着网络科技及信息交互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料的记录方式花样翻新,获取、保存、使用、流转变得更为方便快捷。人类社会已经从简单的信息保有社会向大数据信息利用社会转变,使得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不断扩大,相关利益关系呈多样化、复杂化。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检察官助理赵多丽娜接受采访

“随着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激增,个人信息保护已经迫在眉睫。”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检察官助理赵多丽娜表示,民法典的颁布改变了过去个人信息保护以刑事手段为主的状况,加大了民事权利的保护力度,构建了更加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

据介绍,民法典总则编第五章民事权利第111条中对个人信息保护及他人取得、使用的禁止行为作出明确规定。在人格权编第六章中除隐私权外,还重点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内容,即第1034条至第1039条的6个条文,主要从个人信息的保护、处理、免责、权利人享有的权利及信息处理者的安全保障义务、国家机关、法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保密义务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

“个人信息是指属于自然人个人专有的,通过一定方式记录的,以单独或者组合形式,能够直接或间接地鉴别特定主体身份特征、行动轨迹等内容的任何信息。”赵多丽娜介绍说,民法典进一步明确了个人信息的定义,其内涵与外延非常广泛,不只局限于自然人的姓名、民族、出生日期、住址、电话、身份证件号码等传统意义上的常用身份信息,与现代科技相关的生物识别技术信息、电子邮箱地址信息及个人喜好、就医记录、行程记录等数据信息均包含在内。

“可识别性,是个人信息区别于隐私的最主要的特征。个人信息是个人信息主体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标志、工具,与人格尊严密切相关。在对个人信息的获取、使用过程中,故意侵犯个人信息主体人格权和财产权,使其社会综合评价降低,即构成对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赵多丽娜表示。

个人信息遭到泄露,自身利益受侵犯怎么办?对此,赵多丽娜表示,相关权利人可以通过行政、民事、刑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 向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投诉。在实体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个人信息泄露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门、消费者协会投诉,在虚拟网络中发生的侵权行为,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举报。

☞ 向公安机关报案。刑法第253条之一对侵犯个人信息犯罪作出明确规定。个人信息被不法利用、遭遇诈骗的可以报警,通过公权力救济来惩戒犯罪、维护权利。

☞ 向法院起诉,请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司法机关可依照民法典规定,对其相关民事权利予以保护。

“面对日益突出的个人信息侵权案件,检察机关不仅运用刑事手段追究刑事责任,还应当立足民事检察监督职能,依法查办涉及个人信息侵权的民事检察监督案件,以抗诉、检察建议等方式提出监督意见,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追究侵权人民事责任。”赵多丽娜特别强调。(检察日报客户端 作者:徐日丹 视频:程丁)

 
标签: 法律
打赏
 
更多>同类听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听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zhenyiqingyuan
6688tv

短信收:1869889647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本站为 零点夜听(www.零点夜听.com)零点夜听客服微信:LINGDIAN-Y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