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收小麦的进度可以用“前慢后快”来概括。在7月下旬之前,由于各地严格按照小麦国标来进行收购,导致一些地方出现卖粮难。根据这种现状,我国多个省份出台应急预案,专门针对不善粒在10%至20%的小麦进行临时收储,8月份小麦收储量快速增加,购销两旺。预计后期国内质优新麦在“供降需增”提振下,其行情延续偏强运行态势。
流通市场质优粮源采购难度大
截至8月2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6380万吨,同比增加558万吨。从近几年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来看,2007~2016年同期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平均收购量为5340万吨,其间最低值为2007年的3840万吨,最高值为2014年的6883万吨。
近期国内主产区新麦10日收购进度呈现明显放缓态势。其中,8月16日~25日新增收购量450万吨,8月6日~15日新增收购量543万吨,7月26日~8月5日新增收购量1034万吨。
目前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数量已明显超过去年同期水平,托市收购占比较高,除江苏、湖北同比落后外,其他地区均超过上年同期,尤其是山东及河北质优粮源外流数量较多。
据统计,截至8月25日,国内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数量为242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579万吨。主产区新麦质量大范围下降、新麦收购数量及托市收购数量同比增加,导致流通市场质优粮源采购难度大,政策性收购对流通市场供给的挤压效果逐 步显现。
新麦收购价“北高南低”
随着下游面粉加工企业新麦加工需求的提升,以及流通市场可供给粮源数量的持续减少,国内新麦市场价格底部重心呈现上移态势,制粉小麦市场购销整体呈现 “量缓价涨”态势。山东、河北部分区域新麦收购价已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麦市购销呈现“有价无市”格局,市场主体看涨预期较为浓厚。
南方麦区则因流通市场质优新麦数量较为匮乏,质差小麦数量居多,麦价重心上行困难,整体仍在最低收购价以下运行,麦价整体走势弱于北方麦区,新麦收购价格“北高南低”,且区域间麦价价差有所扩大。
截至9月初,普通新麦收购价:江苏连云港2320~2360元/吨,安徽萧县2300~2320元/吨,山东邹平2400元/吨,河南虞城2380~2420元/吨,河北新乐2420~2440元/吨。
而质差小麦因需与质优小麦搭配满足制粉质量要求,其收购价明显低于质优新麦。其中,安徽凤台新麦收购价1860~2060元/吨,江苏如东1940~1960元/吨,河南鹤壁2080~2100元/吨。
国际麦价不断下探新低
国际谷物协会(IGC)将今年全球小麦产量预测上修至创纪录的7.43亿吨,与去年相比增多1%。下一年度美国小麦库存预期将触及近10年来最高水准,同时,全球小麦库存可能触及纪录高位。截至9月2日,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12月合约期价报收于399.25美分/蒲式耳,期价跌至近 10年以来低位。
截至9月初,12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为164.5美元/吨,到国内口岸税后总成本约为1589元/吨,比去年同期下跌278元/吨。随着国际麦价持续下行,内外麦价价差呈现扩大态势,进口小麦性比价优势凸显,这对国产小麦市场价格形成一定冲击。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1~7月份我国进口小麦208.1153万吨,比去年同期提高22.72%。据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副部长 GulmiraIsayeva称,该国正在进行磋商,计划对华小麦出口配额提高到每年40万吨;1~7月国内自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23.5767万吨,同比增加262.13%。
新麦消化能力明显提高
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加之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过高,导致国家临储小麦库存消化速度缓慢,国家临储小麦库存数量同比大增。自2016年6月初至2016 年8月底,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数量3257.2708万吨,实际成交数量仅为10.0858万吨,平均成交率0.31%,周度成交均价 2398~2532元/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累计投放粮源数量1521.698万吨,实际成交29.4084万吨,平均成交率1.93%,周度成交均价 2469~2500元/吨。
用粮主体因国家临储小麦价高制约其采购,但从另一方面也将加大新麦的消化力度。截至8月底,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为3808万~3908万吨,同比高1919万~2019万吨。其中,江苏剩余库存量为781万吨,同比高483万吨;安徽为910万吨,同比高389万吨;河南为1830万吨,同比高 901万吨;湖北为200万吨,同比高57万吨。
面粉与小麦均价价差扩大
随着天气转凉及后期“双节”效应等因素提振,国内面粉市场消费逐步走出传统淡季的制约,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有所回升,尤其是大型面粉企业及专用粉生产企业,国内面粉市场购销“量价”有所回暖。
下游需求好转虽一定程度上提振面粉企业开工率,面粉市场走货量虽有所好转,但并未出现明显改变,专用粉市场走货好于普通粉。而面粉出厂价上调,更多源于面粉企业加工成本增加以及麸皮价格大幅下跌的双重挤压,下游需求提振更多体现在面粉市场购销活跃度,对价格影响较弱,面粉加工企业经营利润仍不乐观,配麦成本差异使得面粉企业之间加工利润不一。
据市场监测,截至9月上旬,河南濮阳面粉加工企业30粉出厂价3140~3160元/吨,麸皮出厂价1120元/吨;河北新乐30粉出厂价 3240~3280元/吨,麸皮出厂价1160元/吨;山东临沂30粉出厂价3120元/吨,麸皮出厂价1200元/吨;安徽萧县30粉出厂价 3040~3100元/吨,麸皮出厂价1200~1260元/吨。
近期国内面粉和小麦价差攀升至近年来高位。据统计,截至2016年8月底,国内特一级小麦粉与三等白小麦均价的价差为1085~1090元/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985~990元/吨,面粉与小麦均价的价差扩大95~105元/吨。
麦价走势主基调稳中上行
在主产区托市收购持续增加、上市流通粮源数量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流通市场质优粮源呈现“供降需增”态势,采购成本及采购难度均明显增加,“卖方” 市场氛围较为浓厚,麦价整体上涨态势显现,其上涨节奏及空间取决于因价格变化所引发的面粉企业采购力度及持粮主体出货力度之间的博弈。
据《2016-2021年稻谷小麦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分析9月是小麦集中收购的最后一个月份,随着南方新玉米的陆续上市,会对饲用小麦市场造成冲击,加上2017年小麦的托市收购价格即将发布,预计9月份,国内主产区的小麦价格将维持坚挺态势。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小麦流通市场的供应压力将逐步凸显,直至价格逐步上涨接轨陈小麦市场,以促使国家临储小麦成交率大幅增加,缓解市场的供应压力。建议后期密切关注面粉加工企业粮源采购力度与流通市场质优粮源供给之间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