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发展呈现新特征 四大方面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

   日期:2017-01-26     评论:    
核心提示:  近年来,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继承、创新与发展,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2016年更可谓是中医药的政策红利年。其中,10

  近年来,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继承、创新与发展,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2016年更可谓是中医药的政策红利年。其中,10月25日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要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在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医药事业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呈现新特征

  “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在论坛上表示,党和国家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充分彰显了维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

  2016年是中医药“政策红利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重磅文件先后发布,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与此同时,随着供给侧改革与“互联网+”战略的推进,“全产业链”、“互联网+智慧医疗”等令中医药产业产生了深刻变化。

  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郭崇慧教授认为,“互联网+中医药”重构了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产业链纵向深化、横向扩展,中医药电商平台让产业更加扁平化,冗余环节被压缩,高附加值环节被保留;中药材价格指数大数据分析实现中药材价格的市场行情监测、整体走势、未来预测、决策支持;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助力用消费行为挖掘、指导健康保护、监测区域病情等;中医药道地药材可追溯平台确保道地药材规模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产业化种植……“当前,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迎来了战略机遇期。”郭崇慧表示。

  中国中药协会房书亭会长则在论坛上宣布,正式启动“中药全产业链综合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借助大数据技术,聚合原本分散于各个部门、行业和产业阶段的数据信息,推进中药全产业链发展。据悉,康美药业是首批受邀联建单位之一。

中医药发展呈现新特征 四大方面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

  中医药振兴发展仍需突破瓶颈

  据统计,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蓝海林认为,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中医药将从当前治病为主向健康养生、治未病延伸,未来中医药产业是万亿甚至十万亿元级别,以康美药业为代表的中医药全产业链企业,将是最大受益者。

  “中医药发展正迎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好时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医药国情调研组组长陈其广表示,“但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还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比如,当前民众对于中医药“文化自信不足”。

  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进认为,需要通过政府引导、行业作为和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各界的参与,使中医药融入文化、教育、生活方式、预防保健、养老等百姓生活各方面。

  南通市良春中医院院长朱婉华表示,中国人应有文化自信,尤其是中医自信,相信有政府支持,再加上像康美药业这样的平台,中医药肯定能走向世界。“中医药不仅能建设‘健康中国’,更能建设‘健康世界’。”多次出国考察交流的朱婉华说。

  “现在西医和中医发展不平衡。”民生证券首席医药分析师刘淼表示,中医传承与人才培养问题,是提升中医医疗服务关键所在。

  中德证券董事总经理兼医疗健康部主管高立金认为,中医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疗效是第一位的,当前以西医药标准评价衡量中医药,并不公平。

  中国工程院王众托院士在论坛上表示,中医药全产业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巨系统,横跨多个产业,覆盖多个地区,与政府、企业、社会等都有联系,受到自然、社会、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影响,涉及医学、药学、经营管理、信息、服务等学科。其中不同行为特点的主体有着不同的要求和价值观,由此产生很多的不确定。因此,需要运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来研究中医药全产业链。

  四大方面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

  据中国中医药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表明,对于如何推动中医药供给侧改革、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业内人士给出四点建议:

  第一,从供给侧改革切入,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一是制定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基本医疗和非基本医疗制度,分类指导改革。二是进一步密切衔接配合基本医疗和非基本医疗在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深化医改。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和救助保障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第二,以“疗效”为核心,不断提升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提升中医疗效是中医药发展的生命线,全面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是发展中医药的关键环节。一是逐步实现中医药检查标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大力推广名医名家诊治经验方法。二是采用多种形式,全面提高临床医生的中医理论和辨证施治水平,培训、普及、提高中医和西医相结合,医药相结合的临床规范和标准。三是要系统总结研究,充分发挥中医内外合治、针药并用、综合调理的综合治疗优势。

  第三,以创新为根本,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要在继承创新中保持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吸收借鉴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一是紧紧围绕临床需求,中医药的创新无论是理论还是防治方法,都是为了解决临床疾病需求,都是为了提高临床疗效。二是要保持特色优势,尊重自身规律,充分理解中医药的科学真谛,掌握中医思维规律,总结前人的临床经验,才有可能在理论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临床防治能力才能提高。三是吸收现代科学技术,但是,在吸收同时代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四是紧紧依靠专家人才,创新发展就要有创新思维、创新动力、创新源泉,这就应该有创新团队和创新领军人物。

  第四,以拓宽服务领域为重点,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要在努力为人民提供优质中医医疗服务的同时,引导和支持中医药健康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培育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要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制定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和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中医药健康旅游等新的健康业态。多渠道丰富健康产品供给,加快推动中医药执业医师多点执业,形成多元化、多格局的社会新格局。

报告大厅为你提供更多的:医药行业分析报告化学药行业分析报告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原料药行业分析报告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试剂行业行业分析报告
 
标签: 中医药
打赏
 
更多>同类听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听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zhenyiqingyuan
6688tv

短信收:1869889647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本站为 零点夜听(www.零点夜听.com)零点夜听客服微信:LINGDIAN-Y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