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一度的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将于20日拉开帷幕。开幕前,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预计,业界一片乐观。
19日举行的第三届上海国际车展高峰论坛上,政企学界人士普遍认为,虽然面临挑战,但未来中国汽车市场仍前景光明。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汽车市场低迷,汽车业正经历调整。中国汽车产业在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也进入了低速增长期。
中国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薛一平提供的数据显示,尽管增速放缓,但中国汽车产销仍然双双突破1900万辆,创下历史新高。
薛一平透露,今年中国汽车工业继续平稳发展,头两个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31万辆和338万辆,同比增长10%以上,尤其是乘用车市场产量和销量增速更快。
国际权威杂志英国《经济学人》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罗宾同样对中国汽车市场信心十足。他称,未来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国家。罗宾预计,2017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2200万量,而届时美国的汽车销量是1900万辆。
罗宾称,中国汽车市场存在重大机遇。中国目前人均汽车保有量为每千人有53辆,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每千人有105辆,美国该数据是每千人有460辆。
根据《经济学人》的数据预测,到2017年,年收入超5万美元的中国家庭总数将从目前的200万个增长到800万个。罗宾提出,中国豪华车市场将迎来更大增长机遇,更多的外资豪华车厂商将在中国安家落户。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市场起步较晚,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认为,后起的国家拥有难得的“后发”机会,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达,将极大改变汽车社会,也让中国汽车拥有更多的机会。
王侠称,“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稳步增长,继续承担全球汽车‘发动机’的角色。”
虽然持乐观态度,业界也意识到中国汽车行业的“短腿”。薛一平称,中国汽车整车质量和水平与国际同行相比仍有差距,由大到强将是未来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核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