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银行拟三年内发行创新型融资工具补血3400亿

   日期:2025-04-06     来源:东方财富网条评论    评论:    
核心提示: 随着一季报的落幕,各的最新融资方案相继出炉,六银行拟在未来三年内发行共计3400亿元创新型融资工具来补充资本金。 北京

     随着一季报的落幕,各的最新融资方案相继出炉,六银行拟在未来三年内发行共计3400亿元创新型融资工具来补充资本金。

     北京商报记者最新统计发现,中行、农行、工行、建行、、相继发布公告,称拟在未来2-3年内将利用创新型的资本补充工具融资,发行规模分别为不超过600亿元、900亿元、600亿元、600亿元、500亿元及200亿元,共计3400亿元。另有多家银行也表露出相应的融资意愿。

     与此前融资所不同的是,此次发行的融资工具主要以减记型资本工具为主,是一种创新型的资本补充工具,具体以何种形式发行仍有待与监管部门沟通。

     平安银行则已经确定新行总额不超过500亿元、带有减记条款的合格次级债券用于补充二级资本。此外,也发布公告称已经制定了2013-2014年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发行计划;表示,近两年该行将通过募集二级资本补充资本金,不会有股权融资计划;则正在审议相关议案。而这些商业银行的目的都很直接,充实自身一级或二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可以分为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三大类。其他一级资本工具主要包括优先股和一级资本债,二级资本工具主要包括次级债、和二级资本债等。

     据了解,此前国内银行发行的大部分次级债并没有减记或者转股条款,而是带有赎回条款,意味着一旦这类债券发生损失,首先承担风险的是股东。从今年起,被视为中国版巴塞尔协议的资本新规开始正式实施,之前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都归为不合格的二级资本,银行新发行的非普通股新型资本工具,应包含减记条款或转股条款,一旦达到触发条件,该工具能立即减记或者转为普通股。触发条件包括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5.125%(或以下)等。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解释,此前商业银行在冲销坏账时,只能用自身的利润或者股东投入进行核销,减记型工具就是如果触发某些条件,可以用债权人的资金冲销坏账。

     此前,国内商业银行的融资模式一直较为单一。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面临资本结构单一,资本补充渠道狭窄的问题。银行资本补充主要依靠自身利润留存、发行普通股、次级债券。通过商业银行资本工具的创新,在境内外发行一些合格资本工具,有助于其减轻发行普通股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压力。

     “其实进行资本工具创新是不得以的做法,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不良率反弹,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本金来补充这些缺口,但是发行普通股等方式令资本市场难以承受,只能通过资本工具创新补血。”赵锡军补充道。

 
打赏
 
更多>同类听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听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zhenyiqingyuan
6688tv

短信收:1869889647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本站为 零点夜听(www.零点夜听.com)零点夜听客服微信:LINGDIAN-Y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