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分工协作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现已由产品分工发展到生产过程分工,产品从研发、生产到行销各环节已可由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来完成。服务外包的发展需要建立多层次的人才结构体系,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多样化人才输送渠道。
专业人才缺口较大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人力资源现状是人才缺口较大,能力较弱;低端人才较多,中、高端人才较少,缺乏高级管理人才、离岸服务外包的接单人员、系统架构师、信息安全管理人才;知识与能力且有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匮乏;人才流动性较高。
现有的服务外包培训主要针对中低端人才,优秀高校和高级培训机构参与程度较低;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方向单一;服务外包师资队伍难以满足市场需要;缺乏人才培养标准和认证体系;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足。每年虽有大批高校毕业生涌向社会,但服务外包企业的可用人才却供不应求。
服务外包的人才培养需要从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工程管理能力、职业素质能力、外语能力等方面着力,使培训人员掌握开发工具、方法和语言技能,从而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行业知识、社会知识、职业素养、职业心态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更好地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必须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高等院校教育模式。可加强对高校发展目标、专业设置、教育模式等方面的整体规划和指导,高等院校可根据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要求进行相关学科建设,动态设置各类专业课程,细化培训专业方向。推动高校与服务外包企业开展双向交流,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有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和高校建设服务外包大学生实训实习基地;鼓励服务外包企业支持高校学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人才供需有效对接、资源共享;鼓励校企双方根据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和数量要求进行定制培养。
创新服务外包企业培训模式。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的培训服务,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及相关社会培训机构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推动国际交流,引进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模式,引进国外优质培训力量,加大对企业中高端人员的培训力度。鼓励企业建立实训基地;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将业务纳入高校、职业学院的服务外包专业课程,打通高校、培训机构、企业的人才通道,提高人才培训效率。
全面提高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质量。为提高服务外包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和承接国际外包的能力,要加快提高国内培训机构质量、层次和水平。培训机构是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主要渠道,期间推动培训机构模式创新、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尤其重要。要尽快建立服务外包专业培训机构的资质认定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服务外包课程体系标准、流程标准、人才职业标准、师资标准以及培训质量评估标准等,尤其要注重专业学科与企业实际需求的结合。
多措并举破解人才短缺困局
为了解决服务外包人才短缺的问题,应从社会、政府、产业、企业等不同层面构建服务外包的人才供应体系。
加强宣传,提升服务外包产业的社会认知度。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的宣传力度,提升影响力。由政府牵头,以学校为主力,邀请企业积极参与,通过会展、专题宣传周、讲座、培训、网络在线咨询、调查问卷、知识答题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提升行业社会效应及影响力,让全社会进一步了解外包企业的发展现状、动态和趋势,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及动态,对接产业发展和人才发展的需求。
提供全面、有效的人才政策支持。
政府应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通过政策支持服务外包人才的培育、引进和成长,通过各种政策支持培养和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制定企业间的人才流动制度,推动教育制度全面改革。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推动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鼓励从海外引进市场开拓、流程管理、技术创新等各类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高端人才,支持海外人才回国创办服务外包企业,尤其要重点引进海外行业领军人才、高级项目经理、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构建区域服务外包产业人才供应链。服务外包有产业链,在服务于产业的人力资源方面有人才供应链,包括各级政府、产业园区、企业、高校、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机构、认证机构和研究机构等不同环节。服务外包产业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人才体系,整合产业和国家的各方资源,形成服务外包人才供应链,保障人才供应的可持续运作及发展,实现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对接。
提升企业魅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服务外包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提高企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形象,依托企业魅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还须建立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企业文化,建立一套现代化管理和激励体系,发掘每个人的潜力,使员工感受到他们的个人价值得到公司认可。
总之,解决中国服务外包人才的短缺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在培育人才、引进人才、挖掘人才的同时,在人尽其才、激励人才、重用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多下功夫,打造一条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链,使每个企业都能在产业发展中找到适合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