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应届毕业生闫兆鑫一如既往地在学习,他已通过专升本考试,考上了黄冈师范学院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接下来,他还要考研,继续学汽车。
在武软的3年间,闫兆鑫和小伙伴们一起建立了“光谷之翼”车队。从打下手的“小白”到车队队长,他和队友们自主设计制造了2台赛车,连续两年作为武汉市高职院校的唯一代表队,参加了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孩子当时高考失利,我们很伤心,本希望他出国读书,他却选了高职。现在看来,选对了。”父亲闫鲁生骄傲地说,亲友们听说闫兆鑫已经造了几辆车,都大吃一惊。
儿子:自己选的路才最美
“高考我算是相当失败了,正常发挥可以上比较好的本科,进武软后大概也是倒数。”闫兆鑫说,父母提出送他出国留学,但他不忍心家里花那么多钱,坚持要读高职;“我比较喜欢汽车,而且汽车行业很有前景,学出来不怕没饭吃。”
一进校,闫兆鑫发现他所在的汽车工程学院有个车协,就立马加入了;没多久,前辈们提出来成立车队、造赛车,他也跟着打下手。“开始还以为他们说着玩玩,没想到很快就搞起来了,学校拨专款给我们造车。”
从零开始造车多难啊!不会的,自学;时间太紧,就熬夜干,太困了才在实训室的沙发上、地上眯一会儿。“我倒不觉得吃苦,相反还觉得自己赚了。”闫兆鑫说,一是每年学校拨专款加企业赞助他们造车,太幸福了;二是他找到了自己的梦想;三则是他知道了去年入读武软的理科最高分是483分、离一本线仅差1分。“我这3年过得特别充实,今后还会更好。”他说。
父亲:孩子历练过更懂事
闫兆鑫开始造车后,闫鲁生成了儿子最忠实的粉丝——连续两年,他都和妻子请假去为儿子观赛助威。“他这个队长比我还‘威风’,管几十个人。”昨日,闫鲁生告诉记者,这几年,儿子虽然很少说,但他知道,他很努力地在学习,很多汽车软件都是英文的,他硬是啃了下来;两年的暑假几乎都没回家,就留校造车;更让他高兴的是,儿子遇事不再急躁,处理事情成熟了,对于父母的建议,也愿意接纳了。“专升本和想考研,是因为他自己还没学够。这些年,他学得很刻苦,比高考前还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