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四川省内的高校师生和科技工作者代表共一千余人聆听了报告团的报告。报告会上,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西迁老同志、西安交通大学退休教授胡奈赛,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教授徐峰、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陈媛等5名报告团成员分别作了报告,在听众中引发强烈反响。
在20世纪50年代,根据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同时为了改变当时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的情况,支持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决定交通大学从上海内迁西安。一大批专家教授响应国家号召,随迁西安,献身大西北建设,很多人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了毕生智慧和力量。
报告团成员结合自身经历从不同角度回望交通大学波澜壮阔的西迁征程,深情讲述了以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胸怀赤子之心、坚守报国之志的胸襟与情怀,再现了六十多年来一代代西交人扎根西北大地,献身祖国建设的历史场景,生动诠释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精彩感人的报告引起了与会高校师生和科技工作者接连不断的掌声。他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领域建功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西迁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
“报告会上最让我感动的就是84岁高龄的胡奈赛教授的演讲了,虽已八旬高龄,老教授却精神饱满,她声音洪亮,将那一段热血奋斗的革命岁月向我们娓娓道来。”四川大学2015级学生罗万琦说,老一辈知识分子身上的爱国情怀、博大胸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当代学生深深思考和学习的。
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现任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特聘副研究员的黄小龙说,此次报告会让他回忆起了在交大求学的点滴,也有了新的感悟。他表示将更加坚定投身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决心,专心工作,不断学习,勇挑重担,弘扬交大西迁精神,做新时代西迁精神传承人。他说:“要将个人的奋斗步伐深深镌刻到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同学杨晶晶听完报告会后还感觉意犹未尽:“四川和陕西同处中华西部,老一辈已经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树立良好的表率作用,我们成长于他们所创造的丰厚条件中,传承也愈显得弥足珍贵。”杨晶晶表示将传承西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西南财经大学2017级学生黄思源认为,“西迁”的伟大之处在于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的相互结合。“西迁”当然是艰苦的,而支撑着老一辈“西迁人”把这条路走下来的不仅是一腔热忱,还凝聚着为国家而奋斗、助力西部发展的信念和决心。
“西迁已成过往,而西迁精神长存。吾辈仍需不断学习历练,才能将其得以弘扬。”黄思源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把握国家发展命脉,培养大局意识,将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使自己对于时代发展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