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
——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与南通和南通大学的情缘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1853年7月1日,张謇出生在海门常乐镇的一个农家小屋。张謇自幼聪慧,5岁可全文无误地背诵《千字文》,16岁考中秀才,而后在科举仕途上耕耘26年。仕途貌似一片坦途,他也本可高官无忧,却在1894年的甲午年选择了另一条路。
家国变迁,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在张謇心中陡增。他意识到:“中国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于是,张謇辞别官场,投身实业。他看到南通一带棉花种得多,产量高,于是决定先在南通办棉纺厂,就地取材。
兴办实业让张謇富甲一方。但他敏锐洞悉到:“惟是国所与立,以民为天。民之生存,天于衣食。衣食之源,父教育而母实业”。他把实业和教育比喻为一个家庭的父母双亲,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因此,当大生纱厂开始盈利时,张謇就着手兴办新式教育。
1902年,张謇选定城东的千佛寺为校址,准备筹建师范学校,可千佛寺的住持却坚持不肯迁址,对登门拜会的张謇下了逐客令:请回,免谈!张謇并没有走,他双膝跪地,对住持拱手道:老夫替南通万千学子向您下跪了,师范学校乃教育之母,万万缺不得啊。住持听后深受感动,掩面流泪,扶起张謇,说道:“啬公状元之身屈膝只为办学,我怎能不答应呢?”次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民办师范学校——通州民立师范学校亮出了自己的新姿,绵延百年,桃李天下。
为了建这所师范学校,张謇捐出了自己在大生纱厂5年未领的全部薪酬。在此后的20年中,他又陆续办起370所小学、6所中学和近20所大学,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教育系统。著名史学家胡适这样评价张謇:“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开路先锋,养活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1912年,张謇创办了南通大学的前身——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
学校开办以后,萦绕在张謇脑际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人?
在张謇之子张孝若的房间,有一副对联“白饭道德,黄金时间”。这是张謇亲笔书写的,他是为了告诫儿子,修炼道德要像每天吃白米饭一样,日积月累,积善成德;而对待时间要像对待黄金一样珍惜,分秒必争,多行善事。
家教如是,对待学校师生的德育培养同样如此。张謇分别为这两所学校题写训词“祈通中西,以宏慈善”“忠实不欺,力求精进”。张謇认为“学术不可不精,而道德尤不可不讲,首重道德,次则学术”。为了加强学生道德教育,他在学校安排了伦理课,以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来教育和陶冶青年学生,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
与此同时,为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张謇还积极聘请世界各国的学者、知识分子如杜威、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来南通讲学,借鉴先进教学方法,定期组织学生出国留学,开洋为中用、融通中西、教育国际化风气之先。
在张謇教育理念的感召下,南通大学在不同历史阶段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师德典型。在这里,有夏元贞教授捐给母校的206块遗骨,让学生们摸着他的骨骼走进神圣的医学殿堂;有黄竺如教授捐赠给母校病理实验室里一颗永远跳动的心脏;还有陈瑛教授捐赠的角膜,眼球永远珍藏于中国眼科博物馆。
植根于这片丰厚的沃土,学校走出了梅自强、保铮、姚穆、段树民、陈义汉、樊嘉等一批院士级人才。2015年,顾晓松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南通本土培养的第一个院士,在组织工程化神经研究领域走在了国际前沿;周建忠成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用有情怀,更有温度的方式教书育人;杨宇民成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
“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深埋在所有通大人血脉中的精神图腾。现今,南通大学校门厚壁上镌刻的“祈通中西、力求精进”八字校训成为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发展的恒久动力。
前些天,南通大学与通州区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为地方提供决策咨询、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培养等服务,积极推进通州区域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张謇“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办学思想的生动体现。
早在创校之初,张謇就非常重视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作为办学出发点。1913年,原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开始兴建纺与织的实习工场,学生每学期需“修学旅行”一次,所需旅费,学校补贴20%,让学生早早参与地方建设。
在完成这些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张謇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粗略统计近千万元,当时的物价是100公斤大米仅售1元。除去教育支出,张謇还投入巨大资金进行城市建设,将南通带进了全球视野中。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院士说:“张謇先生经营的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
跨越一个世纪,南通大学不断加深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力度,通大效应在一次次交流与融合中彰显。学校紧贴南通“产业、城市、交通”三大转型,地方“3+3+N”产业新体系和中央创新区建设,携手港闸区及相关单位共建通科微电子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近年来,学校新增校企联盟、产学研基地等373个。
从南通大学的土壤中孕育出的全国精神文明典型“莫文隋”、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张联”志愿者群体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成为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核。
在新时期,南通大学的专家和教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站在了更高的舞台上发声,进一步丰富着张謇教育思想的内涵。
引领发展,南通大学已成为行业和地方发展不折不扣的创新“引擎”。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说:“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元素和人才集聚地,理应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作为提升人才、学科、研究创新能力的推动力,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张謇的这句话,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南通大学永恒的精神财富。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8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