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随笔】
作者:于晓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之前的纸质教辅也有了升级版。各种教辅APP大行其道,每位家长或学生的手机里或多或少总装有那么几款。这些APP有的是学生或家长主动定制,有的则是学校或老师统一要求安装的。
教辅APP是新生事物,缺乏成熟的规则与有效的监管。因此,这类产品在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据媒体报道,有的教辅APP不断推送各类商业广告,有的为了增加用户黏度添加了游戏功能,有的甚至还出现了少儿不宜的内容。
正所谓,有需求才有供给。作为教材扩展和补充的教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和学业水平。借助互联网的特性及优势,相较于原来的纸质教辅,教辅APP在互动性、生成性、直观性等方面优势明显。面对教辅APP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其一禁了之不现实,但仅仅依靠教辅APP开发行业的自律也不可能消除乱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主管部门应联合互联网治理有关部门,尽快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并出台关于教辅APP开发和使用的基本规则。这些规则要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植入商业广告、过度强调游戏功能、刊载低俗内容等都应列入“负面清单”。据悉,教育部已印发紧急通知,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明确学校要坚决抵制各类利用中小学生的教材、教辅材料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等行为。
对于什么样的教辅APP能进校园,什么样的不能进,也要出台一些相关细则。尤其要警惕并杜绝教辅APP开发公司打着建设智能化校园、打造智能化学习的幌子,借助非正当手段混进校园。有关主体要对教辅APP做到上线前先审核,上线后持续跟踪监督,全程监控,对教辅APP设立市场准入制度和退出制度。
既然校方、学生及家长作为一个共同体存在,在基本规则和相关细则的制定中,也不妨广泛征询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后期有选择地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动态运营及管理。比如,可以在教辅APP内设立举报或者建议等按钮,持续收集各方意见与建议,逐步完善。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提升家长及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增强他们的甄别能力及利用水平。
面对蓬勃发展的教辅APP,疏堵结合,引导它们健康有序发展已刻不容缓。这是对每一位学生和家长负责,也是对我们的教育和未来负责。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31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