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背影里,爸妈执念课堂妹妹当了孩子王
如今的相见与重逢都少了些沉甸甸的味道,网络传输如此快捷,几小时之内,刚刚分别的人就能在朋友圈和视频中再见,然而留在我们记忆中的那些背影,承载了人生底色,是成长的印记和见证。
我和妹妹成长于一个教师之家,奶奶是小学教师,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印象中,父母最忙碌的时期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当时爸妈兴奋地对我们说:你俩赶上了好时代!以后考大学再不需要“看出身”,再不用背负“政治压力”了……他们自己也仿佛突然从巨大压力中解脱出来,全力以赴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
那时候人们住房条件紧张,我和年幼的妹妹跟爸爸妈妈住在学校操场旁边的宿舍中,每天伴随着上课下课的铃声吃饭睡觉。爸妈总是很晚下班,匆匆吃过饭后又回到教室“看晚自习”。他俩一个是高三班主任,一个是初三班主任,妈妈带过的初中班,高中时往往又送到爸爸手里。他俩年年夺得“先进工作者”,我家的奖状装满了一个个抽屉。
在恢复高考后的那几年,爸爸所带的高三毕业班,每年都有十几名学生考入大学,而且基本都能进入一类重点院校,北大清华不在少数。要知道,他们所在的中学是一所地道的普通校,可想而知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
每天晚上,我和妹妹入睡前,他们都会用报纸仔细地把台灯罩好,尽量不影响到我们,然后继续伏案工作到深夜。我望着他俩工作的背影和晕黄的光线,年幼的心灵总是感到极大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我想,报纸上报道的那些为工作献身的优秀知识分子×××、×××,恐怕就是像我爸妈这样的人吧……而后就在这一片朦胧中睡去。
还有时候,学校会发生打架和纪律纠纷,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于是爸妈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多少次,我目送他们在暮色中离去,不知几点才能回来。我所写的《妈妈的背影》,语文老师说,在中考时获得满分。
由于多年积劳成疾,临退休时,父母和他们那一拨儿同事几乎都患有职业病、慢性病。当我和妹妹逐渐长大,填报高考志愿时,他们都表示,换个职业吧,当老师太辛苦了!我考上综合大学,妹妹考上了师范院校的外语专业,当然,是“非师范类别”。
妹妹一路读完本科,又去国外读外语硕士两年,其间还在国外的汉语学校打过工,教“ABC”孩子学中文,之后回国。在找了一圈工作后,有一天她向全家宣布,她准备到著名外语学习机构当英语老师。
爸妈听说后吃了一惊,兜兜转转几年,难道回来后又要当“孩子王”?妹妹说,她一直喜欢英语,打工的经历更让她发现,她喜欢孩子,更喜欢英语教学。尽管以她的学历和资历可以拿到待遇更优厚、时间更灵活的offer,但冥冥之中好像就绕不开“当老师”这个选项,“喜欢就去做了,我一定能做好”。对她来讲,选择就这么简单,而且自信满满。她安慰爸妈,现在的教师职业和你们那会儿不一样啦,我一定劳逸结合,放心吧!
自从妹妹也做了教师,跟爸妈更有共同语言了,每个周末回来,跟爸妈都有说不完的话题。渐渐地,周末也难以见到她了,教育机构多是周末上课,这是她最为忙碌的日子。爸妈心疼她,经常煲汤煮粥,给她的小家送过去。
妹妹的教师生涯渐渐有声有色,她这老师当的,简直比学校班主任还负责!她熟悉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出自己独特的英语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热爱。她自费给孩子买奖品,带孩子参观学习,班上所有的孩子,几乎都追随她到课程毕业。她所教学的班,始终处于满员状态。她的嗓子渐渐变得沙哑,可瘦小的身躯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妹妹很快就成为机构少儿部最优秀的教师,是单位重点培养对象,薪资待遇遥遥领先。前两年,她怀孕生子,我以为这下她该慢下来了,可以像她的前任“优秀员工”,产假结束后卸任教师,而成为校区负责人,可她说了“我不喜欢当领导,我就喜欢当老师”。
这个暑假,她和同事带了26个学生去美国参加夏令营,把儿子托给我“协管”。出发的那天,我带着外甥送她上飞机,她抱着儿子亲了又亲,才兴高采烈地跟我们说再见。整理队列的妹妹亲切而严肃,学生们认真照做。出关处,妹妹忙碌的身影掩映在孩子们青春勃发的身姿中,竟然有点无年龄差别的感觉。
家庭传承的力量如此强大,上一代肩负了厚重的责任、使命,下一代还融入了自我实现和由衷的热爱,他们最终选择同一条道路前行,并在相互扶持与凝望中相互助力。
夏彬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