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供暖费只涨不降:赠送时长服务不如公示成本价格

   日期:2016-09-10     评论:    
核心提示:这个深秋不太冷,而沈阳市却一反常态提前一周供暖,这多少有些让人诧异。特别是随着煤炭价格大幅下跌,广大居民质疑供暖费为何只

这个深秋不太冷,而沈阳市却一反常态提前一周供暖,这多少有些让人诧异。特别是随着煤炭价格大幅下跌,广大居民质疑供暖费为何只涨不降的背景下,与其这样不明不白地赠送供暖时长,还不如明明白白地公示供暖各项成本和价格构成,给不降价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今年沈阳市从10月22日起启动冬季供暖,比往年的11月1日提前一周时间。然而在没有寒流来袭,没有气温偏低的情况下,居民用户对供暖提前并没有多大好感,反而有人认为是供暖公司推出的安慰手法——通过赠送供暖时长给用户一点甜头,平息百姓要求供暖费降低的怨气。

作为供暖成本的主要构成因素,近年来煤炭价格下跌了50%左右,而在煤价处于最高点时调上去的热价却岿然不动。面对居民质疑,沈阳市房产部门回应称,环保设施改造,人工费、水电费上涨等都抬高了成本,因此即便煤价下跌,今年采暖费保持不变。此后,沈阳市供暖办又要求今冬供暖时间提前至10月22日,至于提前的原因,供暖办在媒体上公布的说法是“根据需要”,可谓语焉不详。

像供暖费一样,众多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价格只涨不降现象,近年来引人关注。比如最近燃油价格经历六连跌,而很多城市上调的出租车价格不见下降;比如科技进步和规模效应降低了通信成本,而很多地方的手机话费、上网费用依然“高高在上”。一些公用行业在涨价时又是开听证会,又是公开价格成本,将涨价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而在应对降价呼声时总是一笔带过、含糊其辞,甚至通过赠送服务施以安慰,这难免令人不爽。

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公共服务应当强化定价的“市场色彩”。比如供暖行业,主管部门可以委托中介机构测算煤、水、电以及劳动力等费用的各项占比,并科学制定热价与相关成本联动的公式,一旦各项成本的市场价格变动达到一定幅度,热价也能及时调整。同时,公共服务的价格构成、定价机制应该向百姓公开、透明,杜绝半遮半掩,才能取信于民。(记者王炳坤 郭毅)

 
打赏
 
更多>同类听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听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zhenyiqingyuan
6688tv

短信收:1869889647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本站为 零点夜听(www.零点夜听.com)零点夜听客服微信:LINGDIAN-Y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