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都听说了运营商要降流量费了,大家都很期待,但是实行效果还有待提高,近日,运营商提速降费方案未落地成为了热门话题,也备受争议。
国内三大运营商指的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不管是从通讯或者是地面网络角度去看这三家都是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下文是对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方案未落地的内容讲解。
运营商“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资费调整”、“有史以来最低价”的所谓诚意,应是刺激了不少国人兴奋的神经,虽根据调查显示,仍有大批网民对此不买账,吐槽这是“换汤不换药”、“诚意明显不足”,但是,只要能有及时落地的实惠,依然是值得欢迎的改变。
-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运营商的研究报告:2016-2021年中国固网运营商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6-2021年中国3G运营商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6-2021年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2016-2021年中国3G移动运营商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2016-2021年电信运营商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查看更多报告
自5月15日三大运营商公布“提速降费”方案以来,已满一月。但这一个月以来,三大运营商部分“提速降费”措施仍未落地,也没有具体落地时间表。
早在运营商出台方案,表态改变宽带收费高网速慢问题之时,不少网民就吐槽,一些方案其实是玩文字游戏,“降费提速”缺乏诚意。只是没想到这个诚意打折的方案,落实起来也是困难重重。虽然情理上难以接受,但如果按照现实逻辑来推敲,这样的局面又是意料之中。
正如业内专家所分析的,提速并不只是取决于运营商的主观意愿,还受制于一定的客观条件。光纤入户是保证网速的好办法,目前多数网速快的国家都是以光纤为主。早在2010年,韩国使用光纤到户及光纤到楼两种服务的住户占比就达到52%,而我国直到今年一季度,光纤到户用户占比才到38.4%。但要提升光纤入户比例,一来前期基础建设投入较大,二来短期内也很难一步到位。
除了类似客观原因之外,也不排除运营商还存在一些主观顾虑。因为按照国资委2015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增收节支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效益下降的企业工资总额必须下降”,也就意味着央企效益一旦出现下滑,那么从高管到普通员工的工资都可能受影响。在这样的考核导向之下,运营商的降费就可能面临从上到下的阻力。
当然,列举这些原因并非是给运营商的“软抵制”寻找借口,而是正视原因,才能找到解决方案。运营商网速和服务长期不尽人意,重要根源在于垄断,几家大运营商天然占据着优势资源,掌握市场定价的话语权,所以没有内在动力去“降费提速”。长期的垄断格局,养成了几大运营商独特的企业架构和定价体系,即便是现在面临舆论压力,要想快速做出反应也并不容易。更多相关运营商行业分析内容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电信运营商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换句话说,“降费提速”就像是外在强加的指令,但实际上和运营商的主客观条件都有冲突。就算是在各种压力之下,运营商尽力推动,结局也未必能满足公众期待。“降费提速”落地难留下的最大启发是——要想改变运营商的服务,治本的办法是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游戏规则,其方向则是进一步破除垄断,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调整机制。
宽带因为具备某种程度的公共服务色彩,所以很多国家都有一定的扶持或者补贴,并不是完全交给市场竞争,但在这过程中,还是会尽力限制垄断激发市场竞争,以此倒逼服务的提升。比如,韩国政府曾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大量补贴宽带行业,但同时出台“分享规则”,打破大型服务商垄断,强制其与小的竞争者分享网络。在充分竞争之下,让网民能享受低价格服务。
由此可见,要推动运营商“降费提速”,仅靠舆论压力,可能治标难治本,重要的是创造尊重市场竞争的制度环境,让消费者拥有更多“投票权”,这样运营商自然会更加主动。
报告大厅为你提供更多的:文化网行业分析报告文体行业分析报告管理行业分析报告造纸行业分析报告教育行业分析报告传统出版行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