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房地市场在“涨涨涨”疯狂之下终于触了“龙颜”,在各项政策的加码下,房地产行业终于迎来了缓势。
过快上涨触发调控“层层加码”,一城一策告别“一刀切”有数据记录以来,201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到最低点。今年伊始,全国楼市在“新政策”下逐步回暖,京沪深三大城市率先领涨,深圳成为“领头羊”,新房均价迈入5万元。
面对房价过快上涨,沪深3月25日发布限购政策。其后,北京重启9070政策。京沪深开启年内首轮调控。沪深房地产调控新政出台“满月”后,两地楼市交易量现50%左右回落。
一线城市限购从严,环一线周边城市房价开始“接力”。南京、厦门、合肥、苏州等轮流引领楼市上涨,环比涨幅超过5%。
-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房地产的研究报告:2016-2021年中国商业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2016-2021年中国重庆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2016-2021年中国焦点房地产网站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2016-2021年中国南宁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2016-2021年中国商业房地产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查看更多报告
8月全国房价呈同比普涨态势,纳入国家统计局范畴的70个城市中,上涨数量超过八成。一线城市涨幅连续三个月收窄后也开始扩大,热点二线城市取代一线城市引领房价上涨。
随后,热点二线城市开启今年第二轮调控。不过,这轮调控对房价影响有限。
楼市量价齐升,有需求相对旺盛等因素,但离不开金融杠杆推波助澜。央行数据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4636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773亿元,成新增贷款唯一主力。
对楼市“抽水机”带来的经济“脱实向虚”,中央首次提出要抑制资产泡沫。北京9月30日率先开启新一轮楼市调控新政策,20余个城市跟进,并掀起对捂盘惜售、虚假宣传的整治旋风。
与几年前“一刀切”不同,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成为新一轮调控显著特征。10月,无论环比还是同比,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开始减少,成交面积和成交金额增速双双回落。对部分环比增幅依然领先的城市,调控一再加码。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全月,中国54个受监测城市住宅签约量为24.94万套,同比下跌16.4%。如果不计入今年2月份(因春节假期而处于成交谷底)的成交数据,11月54城楼市成交量创下近18个月新低。
此外不同口径的统计数据也反映出楼市的大幅降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11月合计成交跌幅达到19.5%。其中,深圳跌幅最大为30%,广州其次跌28%。
中金公司预测,12月份,各地销售下行趋势将继续保持不变。在销售均价同比增速保持在15%左右的情况下,预计新房销售额将同、环比分别下滑5%和8%。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30个典型城市11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99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0.5%,同比减少4.2%。这也是近21个月住宅成交首次出现的同比负增长。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11月份楼市降温集中体现了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在限购限贷政策下,热点城市购房门槛提高,各类炒房需求减少,进而促使市场交易出现下滑。尤其是近期各地加大了执法力度,房企项目销售更加规范,恐慌性交易需求也开始减少,这使得市场交易出现了降温态势。
业内人士测算,最近两个多月时间内,20多个城市已经出台了50余次楼市调控政策。而且随着上海、天津等地的政策再现收紧,这场调控大潮似乎远没有结束,楼市的降温态势短期内也很难出现逆转。
随着政策效应的继续显现,宇博智业房地产行业分析及市场研究报告预计,热点城市市场成交面积在12月份将继续下降。随着市场交易面积的下滑,房价上涨的幅度也将收窄,进而促使中国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和趋于平稳。
报告大厅为你提供更多的:房地产行业分析报告房地产开发行业分析报告经纪中介行业分析报告物业管理行业分析报告投融资行业分析报告商业地产行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