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终端竞争日益加剧 集合店应运而生

   日期:2017-01-26     评论:    
核心提示:  近年来,我国零售终端竞争日益加剧。百货由于品牌重复率高、承租能力差、聚集人流能力下降,正逐渐失去大众的关注,而品牌集

  近年来,我国零售终端竞争日益加剧。百货由于品牌重复率高、承租能力差、聚集人流能力下降,正逐渐失去大众的关注,而品牌集合店这种在国内较新的业态则开始逐渐走入公众的视线,成为各购物中心“新宠”。

  集合店应运而生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天猫全网总销售额1229.4亿,较2015年增加了32.3%。这股消费的“洪荒之力”谁主要是谁在贡献?

  根据《2015淘宝大数据分析报告》对2015年淘宝全网消费者分析数据,80%的消费者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28岁以下的消费者超过50%以上,其中24岁以下消费者占比达到35%。支付宝数据显示中国25-30岁消费者偏爱的购物品类以鞋服和美妆品类为主。中国80后人数达到了4.15亿,占比中国总人口的31%,其中59%生活在城市,2015年他们对总体消费市场的贡献达到30%以上,并将持续增高。80后消费者多为独生子女,父辈们构建的丰富物质条件让他们有与生俱来的“安全感”和“底气”。

  而成长于中国加入WTO和互联网快速普及的大背景下,让他们有了更多、更快的信息接触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的主力消费人群形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消费价值观,(1)关注个性与潮流,对时尚潮流有自己的判断,不盲目从众;(2)关注产品品质,愿意为符合自己要求的品质时尚产品买单和付出溢价;(3)崇尚高效、价值认同的购物决策,愿意为情感认同及价值观一致埋单,同时部分会跟风具有相似价值认同的圈子做出快速消费决策。面对这样“自我且多元”且“更识货”的主力消费人群,除了满足他们对于商品本身的需求,更需要满足他们在风格、品类以及理念上满足他们“一站式”的购物体验需求。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国内和国际消费需求减少,各品牌产品同质化、传统经营模式局限、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大批鞋服品牌商在2011-2014年爆发大规模库存潮,不少鞋服品牌在这个阶段从此消失,也有品牌以退为进进行关店和渠道调整。

  据宇博智业《2016-2021年中国零售企业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统计,2014-2015年中国有将近10000家鞋服品牌门店关闭,其中都是我们熟悉的品牌,波司登、利郎、百丽、达芙妮、安踏、九牧王、七匹狼等,在海外市场鞋服单品牌商也存在同样的局面。另一方面,国际和国内渠道品牌集合店在这段时间加速扩张或集合店模式转型,并取得了持续的逆势销售增长。如ZARA在2015年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15.4%,利润增长15%。韩国衣恋集团旗下的FOLDER多品牌鞋品集合店,开业当天销售额超过90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差异化和客户体验的集合店模式保持品牌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集合店

  中国集合店现状

  所谓集合店,就是把多个品牌的产品集合在一个店铺内进行统一经营,和单品牌店铺最大的不同就是店铺内的产品来自于多个品牌,产品和经营方式完全由店铺方操控,品牌方则以卖货、寄卖或被代理的形式和店铺方合作。

  国外,尤其是欧美地区,品牌集合店已成为终端零售的主要方式,在我国,集合店的发展仍然处于萌芽状态,是以百货、ShoppingMall为主流零售渠道的模式下的一种边缘零售模式,是对现在零售体制下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一种弥补。

  集合店在我国主要发源于一线城市,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以及香港地区,并开始逐渐向二线城市扩张。集合店的选址对于区位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选择在主商圈或次主商圈的购物中心内。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集合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多品牌的集合店,即是将旗下或者代理的品牌集中在同一个店铺中展示,通常每个品牌的区域都是相对独立的;第二种是买手制精品集合店,通常以细分的目标顾客独特的时尚观念为基准,通过买手挑选不同品牌的时装、饰品、珠宝、皮包、鞋子以及化妆品,融合在一个店铺里。

  中国集合店发展趋势

  尽管集合店的发展是一种应运而生的必然趋势,但对于国内市场而言,集合店发展成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就现阶段而言,集合店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还没有大范围成功的典型案例,目前发展状态和可预估的未来市场呈现以下三个趋势:

  品牌资源丰富或商品开发能力强的企业将是主要玩家:消费者到集合店购买商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集合店能够提供一站式满足需求的商品/品牌和购物体验。这就需要集合店有足够丰富的品牌资源或具有丰富的商品开发能力,而谁能异军突起则取决于定位和经营层面。例如:迪卡侬在商品开发方面的突出能力以及类似衣恋集团这类拥有丰富品牌资源的企业,是存在成功的内力基础。

  大众中高端鞋品品牌集合店和全品类商品集合店各领风骚:就单品类集合店而言,多集中于“鞋品”、定位“中高端”、“运动鞋品领域居多”三大特征。主要原因是现有鞋类品牌供应度、毛利组成以及消费者认知成熟度。例如较为典型的FOLDER、Footmark、Shoemaker等,而日本市场非常成功的ABCMart,也是抓住了日本消费者在运动鞋领域的潮流细分需求,结合大众定位,获得成功的案例。而全品类商品集合店呈现“专业化”、“全品类”和“大众化”的三大特征。例如迪卡侬、热风等。

  精准定位和商品组合能力决定未来是异军突起还是悲情离场:传统品牌商在向集合店过度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首要关键问题是定位。具体而言,首先需要明确定位服务哪一类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何种诉求,和其他业态的差异性优势在哪里。其次是商品组合能力,产品的多样性、针对性的风格喜好、及有限空间内最优化的购物体验,这将成为区分成功和非成功集合店的分水岭。

  结语:

  未来中国的主力消费人群将会更加“自我且多元”且“更识货”,他们需要商家能够满足他们在风格、品类以及理念上的“一站式”需求,而以联营分销模式发展渠道商和品牌商清晰也认识到差异化和消费体验才是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正途。集合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存在的理由和长期发展的动机。

 
标签: 零售
打赏
 
更多>同类听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听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zhenyiqingyuan
6688tv

短信收:1869889647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本站为 零点夜听(www.零点夜听.com)零点夜听客服微信:LINGDIAN-Y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