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银城街道办栗庄村64岁的田清海通过夏津人社APP为行动不便的老伴认证。 齐鲁晚报记者 路龙帅 摄
近日,我省开始力推“一次办好”改革,即“一次办结、群众满意”,并着力构建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政务服务网络,让各种类型的服务站点无限接近企业和群众家门口。
早在2017年10月份,夏津县人社局就推出“夏津人社”APP,已实现了居民养老保险网上缴费、认证等功能。让原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排队集中照相认证、缴费的场面都被一部智能手机所取代,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
霍启帆 夏津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人员
“夏津人社”APP的推出,对于身为社会保险经办人员的我们来说,工作形式开始从以前的窗口受理转变成后台审核,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往年的集中认证时间,我和同事需要每天打电话通知每位参保人,夏津县总人口大约53万人,以一个中等规模的乡镇为例,人口不到3万,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群众大概有两万人,每个月业务量大约四五百件,而业务经办人员仅仅只有2-3人,基层的经办压力可想而知。
我们承担了大量繁重的重复性工作,每年承办的总业务达到了几百万件,像集中缴费、认证这样的工作三个养老险种每年都要分别历时一两个月时间。如今,“夏津人社”APP将我们从繁重的重复性工作中解脱了出来,只要一部智能手机,通过融合了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技术,参保人足不出户用手机拍照即可完成认证,操作非常简单快捷。去年我们仅用15天时间就完成了9.4万名群众的养老金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同时电脑端后台审核发现了386名试图使用翻拍照片等形式造假的人员,确保了社保基金安全。
此外,以往的集中缴费期,需要我和同事们经手收取现金,工作中存在着对账难、对账慢等问题,县镇村各级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都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而现在,只需要一张银行卡,无论是否开通网银,都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在线缴费。
田清海 夏津县银城街道栗庄村村民
前不久一则“九旬老人社保年审,家人抬着爬上三楼”的新闻引发争议,同样的情况也曾真实发生在我们身上。2016年,为了给行动不便的妻子进行生存认证,我和几位村民抬着妻子去大队拍照认证。
想起当时的情况,真是苦不堪言。11月底天气寒冷,众人抬着我行动不便的妻子要来回折腾,她的身体注定吃不消,但不认证就不给发退休金。今年64岁的妻子,多种病症缠身,每天需要定时吃药减轻疼痛,维持病情。她患有31年的糖尿病;2008年,切除过乳腺;2016年,一起交通事故摔断了右腿;八个月前,肾部、膀胱及导尿管做了部分切除手术。现如今多数时间只能维持着卧躺的姿势,日常行动更是受到了限制。
而我还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病症。因此,每年到了生存认证的时候,年老体弱的我们都只能拼了老命按照指定时间折腾到指定地点进行认证。好在去年,县里推出了“夏津人社”APP,镇上的基层经办人员给我们在手机上下载了下来,现在只需一键点开认证,采集完人像信息就完成了生存认证,再也不用费劲折腾到现场了。
前不久,我拿着两人的资料去县中医院申请大病救助,医院工作人员说,还需要让妻子本人来医院认证她真实生存。一想到还要再折腾妻子来医院,我便感到心疼。“你看,我这手机上认证过了,这样还需要本人再过来一趟吗?”当时我打开了“夏津人社”APP,点开妻子的认证信息,后来工作人员回复我这个办法可行。
当天一回家,我立马告诉了妻子这个情况,只听她深深松了一口气,便连连夸赞起这款软件,给她这种行动便利的人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现如今,像我们老两口坐在家里足不出户就可自助办理各项人社业务,而这都是以前不敢想的事情。
上述稿件均由本报记者朱迎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