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见|泰国洞穴国际救援背后,藏着一出怎样的大戏

   日期:2018-08-13     评论:    
核心提示:本周,泰国一支少年足球队被困山洞的新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七国近千名专业搜救人员,为解救被困少年齐心协力奋战

本周,泰国一支少年足球队被困山洞的新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七国近千名专业搜救人员,为解救被困少年齐心协力奋战甚至牺牲的场面更是令世界动容。

“国际救援队”,这个词汇对很多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虽然自2008年中国因汶川地震首次接受来华国际救援队已经过去十年,但时至今日,中国社会对“国际救援队”的认知依然不多。这个词汇背后,蕴藏的到底是善意,还是“作秀”呢?

差距:德国借此“洗白”形象,日本出力不讨好

国际救援队,顾名思义,即在一国领土上发生事故或灾害后,由他国政府或民间团体派出的救援团队。很多人对这种体制的存在感到疑惑:大灾大害也就罢了,有点小灾也要请全世界来救援,这不是作秀吗?实际上,抛开当下如泰国洞穴救援等高难度的救援行动确实需要国际专家参与不谈,国际救援最初的诞生,的确有那么点“作秀”的成分。

时间回到上世纪50年代初,二战给欧洲各国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尤其是法德这对宿敌之间。在法国民间,“把德国在地图上彻底抹去”等极端言论有着相当的市场,但法国政治精英们却认识到,对于战后的欧洲而言,德国是法国必须团结的盟友而非敌人。基于这一认识,怎样改善德法民众之间的相互印象就成了两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由法德牵头,意大利、瑞士、奥地利等多国参与的“阿尔卑斯山联合搜救体系”在1957年应运而生。该组织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应对当时在阿尔卑斯山区多发的山地救援任务,同时期望各国在救援协作中改善对彼此的印象。这一组织在成立后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德国,由于长期在救援中充当出人出钱出技术的“顶梁柱”,逐渐获得了各国的认可,为改善德国战后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联邦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在接见阿尔卑斯山的德国搜救队员时,就曾盛赞他们“不仅救援了人的生命,而且挽救了国家的声誉”。

德国先进的山地救援技术,至今仍在帮助该国挣取形象分。

德国通过联合救援行动与欧洲邻居和解、扩展自身影响力的成功经验,让各国找到了打响国际声誉的好路子。自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都开始积极建设并向海外派遣救援队。尤其是日本,由于本国地震多发,加之改善国际形象的需求与德国相似,因此在海外救援尤其是海外地震救援方面十分积极。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中国首次接受海外救援队来华救援,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德国等多国救援团队来华相助。日本先后派两批总计60名救援人员来华,救援人员无论数量还是素质都在各国中名列前茅,当时,中国外交部等多个官方机构以及国家媒体都对日方搜救人员表示了感谢。

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国民众对国际救援概念和意义的不了解,以及中日两国的历史纠葛,在中国长期流传着对这支救援队的误解。时至今日,如果你在百度上输入“日本救援队、间谍”,依然能够搜到不少文章,言之凿凿地宣称日本救援队在汶川期间利用免签证待遇进入中国,“故意迷路”深入中国军事基地刺探情报。

积极模仿德国的日本救援队,却经常“出力不讨好”。

这种谣言幼稚到不值一驳。因为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的相关规定,国际救援队虽然享受免签证待遇,但进入受灾国需要事先申请、人员要报备、到达灾区后需要统一听从所在国救灾机构的指挥。违反规定的救援队,经受灾国投诉,将影响救援队的评级,甚至直接被吊销国际救援资格。这样的名誉损失,是一直将国际救援当品牌苦心经营的日本难以承受的。

真相:救援是作秀,但主要为了外交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国际救援工作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人道主义,掺杂了越来越多的政治、外交甚至经济因素。这一点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国际救援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发生在2004年12月的印度洋大海啸造成沿岸周边近30万人死亡,上千万人受灾。事件发生后,美国在国际救援方面出人意料地十分卖力,援助金额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三级跳,由最初的1500万美元追加到3500万美元,直到后来的3.5亿美元,与此同时派出大量军机、战舰前往受灾地区执行救援任务。此外,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也拿出了不下于美国的劲头儿参与救援,甚至出现了几个国家救援队“抢救援”的神奇场面,以至于“海啸外交”成了当时的热门词汇。

各国抢着救援当然是因为各怀心腹事:美国希望通过救援改善因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给国际社会尤其是给伊斯兰世界造成的不良印象,以救援为突破口,拓展和强化其在东南亚和南亚的外交。而日本和澳大利亚则将这场救援视为拉拢印度洋国家、扩展区域影响力的良机。

此外,2004年印度洋海啸救援的经验还说明,灾区重建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哪国率先提供救援,就会给该国企业日后参与当地重建带来先机。所以,自此之后,国际救援在为本国挣形象分之外,又多了一层经济价值。

当然,在灾难面前,如果国家有足够的力量自救,国际救援也并非必须。比如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横扫美国南部,在全球各地救援惯了的美国就一口回拒了所有国家的“救援”请求。究其原因,倒不是害怕海外救援队来刺探情报,而是高傲的小布什政府不希望因此欠下墨西哥等“穷邻居”的人情。

不过,时至今日,这种冷面拒绝国际救援的国家已经越来越少。比如本次泰国洞穴救援中,曾经对外国救援持提防态度的泰国政府,就罕见地“小题大做”,邀请了中、英、美、日、老、缅、澳等7国的国际救援队前往救援。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还派出自己的“皇家食堂”为这支近千人的救援队提供后勤保障,总理巴育也一再亲往视察,数次流泪对国际社会表达感谢。这种态度转变的背后,是2014年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巴育,在经过数年稳定国内局势后,急于在国际社会面前洗去“军政府”的形象,而似乎再没有什么活动比在全球协力下救助几个平民孩子更能彰显一个政府的人本主义色彩了。

军人出身的巴育积极通过救援赚取形象分。

国际救援,的确是一种“秀”,是一种外交,但更是一种善意。在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它的当下,你可以说它“动机不纯”,但请不要质疑它的动机中包含着人类最宝贵的东西——善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昱)

 
打赏
 
更多>同类听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听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zhenyiqingyuan
6688tv

短信收:1869889647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本站为 零点夜听(www.零点夜听.com)零点夜听客服微信:LINGDIAN-Y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