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次真的“豁出去”了!
7月5日一大早,省委书记刘家义、省长龚正带队,一支由山东省直及17市主要党政领导干部组成的代表团,开启“南下”征程——4天时间,集中考察广东、浙江、江苏三地,“取经”学习,为再改革“蓄力”。
改革开放初期,山东曾抢得先机并获得大发展,成为别人仰慕和学习的对象。如今,互联网经济发展风起云涌,供给侧改革方兴未艾,山东与发达省份的差距却越拉越大,对比周边省份的优势也越来越小。
奋起直追,刻不容缓!
纵观山东历史,改革开放之后,由一把手带队,省市主要领导参与,规模如此之大、规格如此之高、时间如此之长的外出考察学习,堪称少有。
山东省的改革决心,从中可见一斑。
本次外出前,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连续6天,每天都以一个整版的规模,访谈30名来自山东省直及各市的党政一把手,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山东“再改革”存在的各种问题,深入进行分析阐释。
读懂他们说的话,也就能更好理解,这次史无前例的高规格学习,究竟意味着什么。
6月29日-7月4日,《大众日报》连续6日刊登全省30位党政一把手的访谈,以上为每日版面的大标题。
打破“潜规则”
每篇文稿2/3以上篇幅都在谈问题
人们印象中,一般官员访谈,都是七分成绩三分不足,即便谈问题,也多一带而过,不会让其“冲淡”成绩,这历来都是官场上大家不言自明的“潜规则”。
但这次的访谈却截然不同。
小编注意到,此次所有人基本都是一上来就谈缺点、谈不足,这些内容能占到每篇文稿的2/3以上篇幅,有些人还专门列出数字,对比中问题一目了然。
比如,谈及营商环境,青岛市长孟凡利认为本市跟深圳、杭州等城市相比,还存在着效率不够高、创新不够足、整合不到位等问题,根子在于“改革不到位”。
谈及一些地方存在的“路径依赖”问题,省发改委主任张新文则直言,有的地方只做中央和省委部署的“规定”动作,不会结合实际做“自选”动作,存在应付心态、等靠情绪。
可以说,这些问题并非今天才有,而是长时期形成的。
数字更有说服力。临沂市委书记王玉君谈到本市发展时就用了两个数字:临沂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7位,但人均水平却排到16位。简单的对比,就能看出发展任务多么紧迫。
而谈到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时,省人社厅厅长于富华给出了令人“触目惊心”的一组数字:山东现有在鲁两院院士48人,仅占全国院士总量的3%,分别比江苏、广东少52人、12人;现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30人,占全国2.9%,分别比江苏、浙江、广东少620人、495人、388人。简单的两组数字,让山东的高层次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跟发达省份的差距,暴露无遗。
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先认识问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迈出改革的第一步。
谈差距
解放思想到底有多重要
40年前那场席卷全中国的改革开放风暴,就始于一场史无前例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思想解放对于小到个人,大到组织,意义之大都不言而明。
山东再改革,首要解放人特别是主要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问题,正如大众日报的一篇专访稿说的,“这差距那差距,根子还是解放思想的差距”。
本次访谈,30位党政官员无一例外都说到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德州市委书记陈勇谈到,一些干部多年来在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形成了一些惯性思维和思维定势,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如何“掩盖问题”。
一次、两次、三次……问题可能不难解决,但一旦“掩盖”上瘾了,也就成了一种“路径依赖”,其背后则隐藏着“懒政怠政”的心理。
有时候对于问题的忽视或者“掩盖”,除了“不想为”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就是“不能为”——专业不足,无能为力。
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解维俊谈到,长期以来很多干部甚至领导干部,平时不注意学习思考,新知识新理念没有入心入脑,遇到新情况绕着走,总拿过去标准要求现在。
在这样一个网络发达的年代,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但如果不学不思,即便坐的位子再高,当的官越大,照样“脑中空空,一无是处”。
同一片蓝天下,一些先进省份能做到的,为什么山东做不到?
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想。或者,即便想做,也囿于自身能力,根本就做不到。
在小编看来,本次南下,山东党政代表团的第一目标就是要开眼界,解放思想。
解决问题
“官本位”思想要不得
解放思想,发现问题,说到底还是为了解决问题。
一般人眼中,山东人忠厚传统,变通性思维不足。但其实改革以来,山东也有过“领全国风气之先”的时候。
比如1992—1994年,轰动全国的山东“诸城模式”,就采用了在当时非常“时髦”的股份制形式,对国企进行改革。
与当时很多改革一样,诸城模式虽曾引发争议,但最终盘活一大批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至今被当地人引以为豪。
可以说,山东人骨子里并不缺乏“改革”的基因,过往40年正是靠着“勇争人先,不甘落后”的精神,山东在全国一直保持前列。
但为何现在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挥之不去的“官本位”思想。
这方面,省编办主任刘维寅有着深刻认识:很多省份很早就提出“店小二”、“保姆式”服务理念,但山东这方面意识还不强。虽然山东也有简政放权改革,但有些部门老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于强调部门利益,缺少大局意识、改革意识。
他还打了形象的比喻:放权就像挤牙膏,一点一点往外拿,能不放就不放。
这种官本位思想造成的后果可以归纳为9个字: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
在互联网经济高度发达、线上线下无处不强调“体验感”、“获得感”的今天,这样“以我为主,高高在上”的官本位思想,早该被丢到太平洋,但让人遗憾的是,这却是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好在,这样的问题已经开始改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已经在包括济南在内的全省各地铺开。
放开膀子
破除一切顽瘴痼疾
除了打破思想的“藩篱”,在实际行动中也要让想干事的人能“放开膀子”。
对于这点,20多年前邓小平南巡考察时有个小故事,颇耐人寻味。
当时考察基本结束,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灏汇报了未来深圳将推行的几项改革,邓小平表示完全赞同,并指示:要及时总结经验,对的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这时李灏诚惶诚恐地表态:争取少犯错误,不犯大错误。
而邓小平却纠正他说,“我刚才说,第一条是不要怕犯错误,第二条是发现问题赶快改正。”
只要做事,就有可能犯错,有问题改正就行。
怕就怕有些官员抱着“宁可不干事,也不干错事”的想法,糊弄日子。
怎么办?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而此次南下,相信上面提到的问题,都会在学习考察之列。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按照省委书记刘家义所言,改革推进到今天,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必须弘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坚定不移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打破利益固化藩篱。
齐鲁晚报 记者 刘志浩